秦離拉著茫然的彼剌喇去喝羊湯,在外面,清掃掉雪的空地上。
彼剌喇的族人在吃餅喝湯,才殺了四隻羊,主食人家大唐給了。
煮羊湯的八口大鍋下面燒的是焦子,半隻羊一口鍋,主要是喝湯。
老人、孩子、婦人的碗裡漂著更多的羊油。
按照吐蕃人的規矩,最好的應該給最強壯的人,其次是孩子,再次是婦人,最後是老人。
按照大唐的規矩,好的東西要給孩子、婦人、老人,尤其是老人,通常得到的東西最好。
老人心疼孫子孫女,會把東西給孩子。
動物不存在反哺,人類也不一定都反哺,在沒有社會福利保障的前提下,能夠進行反哺的國度,似乎只有一個是傳統。
現在就按照大唐的規矩,強壯的人吃的羊湯油水少,不過允許他們撈骨頭啃。
他們有的人確實要去撈,但馬上被旁邊的人給阻止。
大唐人幫忙,大唐的規矩優先。
羽林飛騎都是把羊肉撇到旁邊喝一點湯,人家是面對外族。
本族你去撈肉吃,本族的其他人怎麼想?就因為你們年輕、強壯?
彼剌喇看著族人吃著開心,跟出露出笑容。
他算是看明白了,現在的大唐和之前的大唐不一樣。
現在的大唐將士不願意多殺戮,也不需要用殺戮來立功。
似乎那個背後的人李易,他說的話最有用,怎麼這麼亂呢?
其他地方被救助的吐蕃部族,想法一樣很亂。
有的都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大唐了,宣傳的時候總是說仇恨,可現在人家直接過來幫忙。
自己原來的土地丟了,再想一想,似乎在有原來土地的情況下,遇到此次的大雪也要損失巨大。
結果因為有了大唐軍士的幫忙,損失不但沒增加,反而冬天好過了。
哪個冬天不是要凍死一些羊,餓死一些人?
今年人家大唐時刻關注著,下雪,一看沒停,大半夜的派人來給送東西,幫忙除雪。
有的人都想不清楚了,自己究竟是大唐人,還是吐蕃人?
他們屬於沒見過世面,李易那個時候的蒙古國就總有人到邊境尋求李易國家的幫助。
差一點就過來了,然後離大石城還近。
這個狀況下,李易國家的邊巡會提供一些幫助,對方願意用羊來交換草料。
理論上這個屬於非法邊境貿易,對方卻很明顯就是讓你知道我在這裡。
你不管,我就過去,過了邊境你抓我?你抓我的羊?
要是換成吃仙人掌的國家的人跟那個修牆的國家,吃仙人掌得人敢這麼理直氣壯,修牆國家的人就會開槍。
換成李易那時的國家,邊巡看到了,都會幫一下,不可能開槍。
這就人性,沒有人性的人才會隨意剝奪同類的生命。
現在的吐蕃部族感受到了,他們沒覺得大唐的軍士過了國境線。
他們只認為在最關鍵的時刻,別人幫不到自己,大唐的將士們來了。
幫忙修葺房子什麼的,還幫著照看牲畜。
那個不怕風雪的燈,不知道能不能換,燈太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