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放石頭,使勁攪,竹筋那裡都捆好,在下雪前把城修出來。不然只能凝冰成城。”
黃河邊,修城的大唐將士們在攪拌混凝土。
城牆一點點起來了,他們沒有振動的裝置,依靠人插釺子搖晃。
非要給個詞來表述,叫夯。
青稞已經收穫,黃河岸上搭起了水車,拿水力給青稞脫殼,再磨成面。
吐蕃部族用東西換青稞面和蒸好的青稞米飯、滷肉。
現在有償給大唐修城,運輸了、採石了、攪拌了什麼的。
婦人幫著做飯,小孩子送飯送水,同樣有工錢。
他們發現混凝土的神奇,並決定後面來人叫自己攻城,說啥都不幹。
城又打不壞,往上爬?說是修好幾丈高。
最近船隻往來,運到這裡的炸藥包像山一樣,還有竄天猴、箭矢、準備過冬的棉衣、褥子……
一袋袋的米麵、油、酒精、柴油、煤油……
能打下來嗎?送死?
吐蕃人不想這麼死,沒意義。
製造投石車、箭樓車,還是沒用,對方有竄天猴,飛得遠,不等投石車進入射程,先被炸碎。
箭樓慢悠悠推過去,城牆上拋石機一個炸藥包扔出來,樓就塌了。
趕上風向好,守城的唐軍熱氣球連著繩子前出,更沒法打。
不,唐軍為什麼要守?他們不會攻出來?
現在的日子很好,需要什麼跟唐軍換,明年換農具,然後種地、養牲畜。
要打也要等以後部族人口幾倍了再說,沒有任何勝算的戰爭不打。
“姊妹湖那裡的溫度已經變低,早上太陽剛升起來的時候,周圍的草上有霜。”
張孝嵩帶著隊伍不回去,各個地方跑,談到現在的月份扎陵湖和鄂陵湖的氣溫。
那裡海拔高本身氣溫就低隨著短暫的夏季過去。
“再有一個多月,湖岸邊會結冰隨後兩個湖湖面冰封我們可以在冰上行進。”
秦離不在乎冬天,冬天有冬天的手段。
黃河全封了就能夠在冰上運輸,希望今年的冬天冷一點否則有的地方不冰封。
“你們冬天不回去?”張忠亮希望羽林飛騎在十六衛的人過來接替,卻沒打過仗。
“我估計不能回去,我要留下坐鎮,其他人回去再派新的隊伍來適應氣候。”
秦離不是很確定調他走,他必須走,他願意在當地度過一個冬季。
他更熟悉情況,並且不冒進,換一個喜歡玩戰術的天知道會幹出什麼事情來。
弄不好會趁著冰天雪地的時候深入敵後打一次突襲,打完再跑。
萬一因為冬天寒冷馬匹承受不住,哪個地方耽擱了吐蕃大兵圍剿,兄弟們會死傷慘重。
自己被派來就是因為任何一個玩戰術的在自己面前都佔不到大的便宜。
沙盤戰自己即便丟一個小地方或多損失幾十上百人,戰略位置卻不動。
何況自己又不是不懂突襲,很多次沙盤戰把對手給坑了。
像三國演義中的司馬懿,諸葛亮怎麼調,我守住位置,你奈我何?
當然,若把郭長史派過來接替自己,該擔心的是吐蕃。
“你回去不?”張忠亮又看向郝靈荃。
“我不能回去,李東主叫我來的時候已經跟我說過,我跟你們學習,我當將軍怕出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