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武勇,敢拼刀槍的才是勇士。”
“你去拼,我給你支援,別拿刀槍,用拳腳和牙齒,我相信你可以的。”
“哎呀,該吃飯了,今天迎接新的兄弟,菜好,快去吃飯吧。”
“你去拼不啊?”
“不吃飽怎麼拼?吃飯!”
將士們心情愉快,笑鬧著去吃飯。
有七千羽林飛騎在打包行李,他們要離開了。
來五千十六衛的人,換七千羽林飛騎回去休整,同時為下一次快馬攜帶東西作準備。
羽林飛騎出來的人太多,長安明顯缺少能調動的人手。
連著張孝嵩那裡和路上蹬螺旋槳船的算一起,差不多一萬六千的羽林飛騎在外面。
十六衛那麼多人,讓他們過來,正好見見血。
剛要吃飯,船來了,今天過來四艘輪船,帶了東西,數量很少,郭知運等人偏偏鬆口氣。
果然,從上次來的船之後,幾乎每日有船抵達。
陸地上,蜀地的人送個不停,這後勤才是真正的連綿不絕。
聽說長安的船還造著,數量逐漸增加,運載力跟著增漲。
終歸有一天,依靠黃河上的船便足夠前方的將士們吃喝。
再看吐蕃那邊,有東西嗎?到了天冷的時候,一下雪……
下雪船還怎麼來?
好幾個小將說著船的事情愣住,冬天才是最難熬的吧?
“老秦,你說到了冬季,咱們怎麼守?”一個小將在切羊排,用鍋煎的羊排,不是排骨。
“冬天用馬拉,沿途給補給,馬就不攜帶自己的飼料,沿途不給補給,馬攜帶草料、精料過來。
咱們有雪橇,冬天黃河結冰,凍硬了,落一層雪,馬就跑著來了。”
秦離不覺得冬天有什麼可怕,京兆府冬天的運輸能力僅僅是下降一部分。
“馬拉的那些料夠自己吃嗎?”小將懷疑秦離的智商有問題。
從長安往這邊拉東西,馬一路上全吃了,到這邊難道是送馬肉?
秦離感受到了對方的意思,他輕笑兩聲:“呵呵,難道不會排出馬拉很多料,跑出一百里,扔下大量的料,帶著能跑回去的料回去?
後面的馬,繼續拉著料跑,跑二百里,留下夠吃一百里的料回去,到第一個放料的地方,攜帶一百里的料回去?
我估計東主會弄出來三十里一補給點,源源不斷派遣牲畜進行短途、中途、長途運送。”
小將聽愣了,他發現確實可行,但是……
“那得耗費多少料?不可能。”
“不要看耗費多少料,要看東主想不想,東主在種新的秈米,說是在長安上面的同州等地一年兩熟還能加種別的東西。
河南府今年種植得最多,馬能吃的草,野外就有,去收割,加上青貯、精料。
你不知道東主的心思,他想達到什麼目的,根本不在乎付出。
咱們這裡條件越艱苦,東主就越會給打好輔助,讓我們吃穿不愁。”
秦離說著在羊肉上切下來一塊肉,他一手筷子一手刀。
用筷子固定住煎羊肉,刀切,切完了換筷子夾,沒有叉子,要麼就用雙刀。
其他人都是這樣吃,誰有時間製作叉子?筷子只需要兩根棍子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