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派出斥候來回跑,告訴前鋒還有多遠。
羽林飛騎在做飯,他們陸續回來,就差秦離的隊伍。
所有方向的吐蕃小隊,全殲。
他們把帆布內部塗油的摺疊方形桶拿出來,架子撐開。
再用自己的軍用水壺煮馬肉和野菜,氣壓低,需要多煮一會兒,煮好一盒立即倒進桶裡,桶的蓋子蓋上。
如此多次,桶裡裝了大半下的食物,放一點鹽,味道就有了。
河西節度使的騎兵們看著,幫忙餵馬,他們羨慕和驚奇。
羽林飛騎的水壺好,羽林飛騎還會做飯?聞著香。
“後來的歇歇,到這吃飯。”羽林飛騎的人招呼跑到近前的步兵。
步兵們累壞了,他們沒有馬,打了綁腿跑,現在一抵達,疲憊瞬間湧上身。
他們一個個放下東西,坐在旁邊喘,陣形不能亂。
換成以前,他們早不管了,先吃到再說,又沒有戰鬥。
此刻他們覺得不能丟臉,羽林飛騎看著呢。
他們拿出自己的軍用水壺,與羽林飛騎的不同,羽林飛騎用的是銅壺。
李家莊子製作,別人用的是鐵皮壺,工部和軍械監製作,工盟幫忙。
鐵皮壺沒有任何防繡措施,李易無法給鍍鋅、鍍錫,哪一種方法李易都做不到。
勉強做,熱浸鍍錫可以少量實驗室製作,工業生產不行。
為了不讓水壺生鏽,士兵們會用脂肪油塗抹外面。
壺裡面會用液態的油倒進去點晃,然後再倒出來,這樣就不生鏽了。
他們的壺,看著都油汪汪的。
放在帆布的壺袋裡,帆布裡面一層油,他們也不洗,正好用來保護水壺。
對於前線計程車兵們來說,有個壺已經不錯了,還是多功能的。
比皮囊好,皮囊不能加熱,不能當成器皿,吃飯還要自己再額外準備破碗了什麼的。
後面的隊伍陸續抵達,前面的休息好了,去撐菜,飯就是自己帶的炒米,抓幾把放進去泡一泡。
“秦離沒回來?”郭知運到達,先舉著望遠鏡找人,找秦離,秦離才只最關鍵的一支隊伍。
“沒有回來,我們把另外九支隊伍幹掉了,沒有俘虜,受傷的補一刀。”一個羽林飛騎回答。
這批被追的吐蕃人不投降,抓不到俘虜,受傷的不想抓,抓了還要給對方治療,對方一拼命,就成為拖累。
“應該沒事兒。”郭知運不是很放心,只能安慰自己。
士兵們紛紛排隊領燉菜,一口熱乎的東西吃下去,疲勞消了許多。
今天現在的溫度大概有十六七度,風力比較小,不是很冷。
郭知運拿著自己的鐵皮壺過來盛,一半下,抓米放進去泡,跟其他將士們吃一樣的東西。
他有一個銅壺,他不用,大家全是鐵壺,他拿銅壺,只能體現地位。
他不要那種沒有實際意義的地位,他是節度使,誰還能不聽他的?
“你們吃了嗎?”郭知運聞一聞味道,問羽林飛騎。
“這次煮出來的我們吃,之前給大家煮,煮三次,大家一人半下左右,就夠吃了。”
羽林飛騎煮的時候是快滿的,其他人吃的時候盛一半。
他們將近一萬人,節度使的騎兵自己也煮了。
這次還煮快滿的那些,然後倒出來一半,誰沒吃夠再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