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大家帶了飯菜,李家莊子的水煮肉片,裡面放了菠菜和豆芽,吃一個菜足矣。”
政事堂,李成器在午飯之前趕過來。
帶了不少的水煮肉片,政事堂又不是隻有三個人,還有辦事的小官。
主食是香噴噴的大米飯,政事堂的人不用吃御膳房的飯菜了。
最初小官自己帶飯,或者是快到吃飯的時候讓人去買,門口有人挑擔子、推車賣。
自從李隆基有錢之後,所有官員的伙食他管了。
後果就是姜家去找官方的人欺負別人,官方的不敢,獎金多、福利好。
欺負人簡單,欺負完之後,別人找免費的訟師告官,就不簡單了。
“宋王,問出來了?”政事堂的三個宰相心思沒放在吃飯上。
“先吃,吃完了再看,不然頭疼。”李成器決定跟著一起吃。
“還是先看吧,不然吃完了,會吐,小易為什麼不好好說話呢?”
畢構看一眼水煮肉片,上面一層油保溫,不怕涼了。
“也罷,看。”李成器掏出來紙。
“我念。”蘇頲積極,接過來,選擇一個舒適的姿勢坐下。
“當前京兆府形勢,應以繼續加強農業雙植為主,以種植帶動養殖,以養殖促進種植。
把菜籃子和米袋子放在第一位,在滿足百姓需求的前提下,大力開展水產養殖。
狠抓水利工程建設,合理安排水利資源調配。
與陸路運輸相配合,在完善水路一提運輸的前提下,擴充套件外接職能。
使水碓、水磨輔助產業合理佈局,在不困水、阻水、限水中,安排水力手工產業佈局。
擴大就業面、增加就業崗位,打造小手工和勞動密集型產業模範試點工程。
形成以人為本、以工種為分、以標杆為準的產業推進局面,帶動……”
蘇頲翻了六頁紙,唸了足足兩刻鐘,終於唸完了,一腦袋漿糊。
宋璟和畢構緊蹙眉頭,果然頭疼,發現怎麼這麼絮叨呢?
但要說哪句說得不對,在實踐過成中出問題,保證可以找到你哪個地方沒做好。
都跟你說明白、講清楚了,你怎麼還出事兒?
“宋王,小易和你是這樣說的?”畢構揉太陽穴,看向李成器。
“怎麼可能,這是易弟自己寫的,說的時候簡單多了。
他與我說,種植農作物,包括蔬菜什麼的不能停,養殖方面還要增加。
然後看看能不能養魚,現在調料多了,烹飪方法多了,魚也挺好吃。
沒田種的人幹活,河流上的水車不要太密集,給下游澆灌用水得充足。
他會拿出來辦法,大家照著學,很簡單,一點不難。”
李成器搖搖頭,把李易說的話講給三個人聽。
三個人瞬間領悟,確實簡單,但是……
寫的這些玩意兒是為什麼?閒的?
似乎看出三個人的想法,李成器又說:“易弟說,官方行文必須這樣,不然地方出了問題,不好給人家定罪。
看上去沒有用的廢話,其實每一個字詞都有用。地方官員想自己私自改動,很難。”
“理解都難,別說改了。”宋璟表示服氣,沒毛病。
“歇一會兒,歇一會兒再吃飯,我氧氣袋呢?吸兩口的。”畢構去找氧氣袋。
蘇頲和宋璟也紛紛會自己的辦公室,片刻後,一人拿個氧氣袋回來,鼻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