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歷史上明明是一次互有勝負的戰爭,被他給打出了擊潰戰和殲滅戰的結局。
節度使寫了戰報往長安送,感覺自己立了大功。
……
在長安調動資源要給前方打輔助的李易,還不知道當初他說情留下沒被抓的人幹出了什麼事情。
挖運河的人已經調過去了,死囚和要流放的人負責危險性最大的工作。
其他的人惦記著工錢,高高興興。
製造出來一艘輪船,就立即裝上東西運往渭水源頭,再走陸路送到黃河交接。
“此番你花了不少錢,要何補償?”李成器把造船和改船的事情安排完,跑到李家莊子。
李易放在蜀地的五十萬緡算是沒了,蜀地動用大量人力、物力。
什麼時候把五十萬緡花掉,什麼時候才會停。
到那時,朝廷從黃河的運輸就能接上。
顯然不管是蜀地,還是從其他地方調集的物資,李易付出巨大。
換個人……
換個人根本沒有這麼多的錢,有個幾萬緡的不會給。
李易坐在那裡想了想,搖頭:“沒有什麼意義,要錢吧,無非是從朝廷財政撥,我拿了錢還要扔出去。
要地吧,太遠,那麼遠的地我照看不到,京兆府的地給我,我依舊是為了利民。”
李易想不到自己要什麼,他只是覺得擴大大唐的版圖有成就感。
將士們拼命,他出錢,國與國之間,不是說你不打別人,別人就不打你。
如大食,帶有宗教特色,你不信他的教,他就打你,打到你信。
陸地上的大食無所謂,好打,以後打仗容易。
海上的貿易到別人的地方,才是最難的。
等到大的艦隊出來……
李易想著想著就想到其他的事情上去了,根本沒考慮自己獲得什麼實際補償。
“易弟,易弟!”李成器沒辦法,把李易重新喊回魂。
“啊?免稅吧,繼續免稅,什麼時候免掉的稅錢抵上我拿出來的錢,什麼時候再交稅,我自己有賬。”
李易隨便說了一個,他現在好幾種東西都免稅。
腳踏車和城南的經營,安置降戶地方的出產,報紙上的廣告。
乾脆都免了,自己就攢下來錢了。
“好,免稅好。”李成器也覺得不錯,李家莊子別看有免稅的,其他方面交的稅還很多。
不過估計畢構改難受了,財政收入又一次減少。
相當於大唐朝廷分期付款給邊關將士提供東西,好處呢,是不用交利息。
“今年的棉花收了後,還要製作大量的軍被軍大衣,冬天的時候黃河源頭的位置冷。”
李易說起來佔領九曲之後的安排,九曲今年可以收回來,用以放牧。
那個地方最適合發展的就是畜牧業,工業不行,第三產業……沒有。
大唐人不可能去那邊玩兒,哪怕是姊妹湖景色優美。
那邊養的越多,大唐百姓吃到的牛羊肉也就越多。
黃牛的話,慢慢趕回來,相當於百姓買農用車的價錢便宜了。
養牛比養馬省錢,馬一般人養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