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叫兩個孩子坐下,荷葉放在桌子上:“說說怎麼回事兒,我認識官府中的大官,縣令。”
“去年爹爹死了,娘帶我和弟弟到這邊,快到地方的時候娘生病,那個人讓我們討東西……”
大孩子終於出聲,一說話,女孩子。
小孩子也跟著說,就是大漢霸道,其他人不敢吱聲,討回去東西才給他們娘吃,等討得多了,找人給看病。
“怎麼能這樣?太欺負人了。”
“生病了去悲田坊啊,為什麼不去?”
“那個人嚇唬他們,他們不敢說話,也沒個人管。”
“可憐的孩子,到長安了還遭罪。”
“孩子,你娘再哪?咱們去給抬到悲田坊,不用你們花錢看病。”
周圍的食客聽完,一個個義憤填膺,指責大漢的時候又露出憐憫的神色。
等著他們喊差不多時,李易咳嗽一聲,眾人安靜了。
“現在你們的娘在哪?”李易聲音柔和。
“南邊,有官的房子後面。”女孩子指城南。
“壞人還有同夥?”李易又問。
“嗯!”兩個孩子一同點頭。
女孩子補充:“他們不讓我們跟衙門的人見面,就在那裡蓋窩棚。”
“多去幾個人,把人抓了,又有免費挖礦的嘍!”
李易臉上看不出生氣的樣子,眼睛眯眯著。
“是,我們去三十個人。”一個羽林飛騎領命,回頭用指頭點,點到誰誰就站出來。
算上他三十個,跑步出發。
“再去個人與萬年縣縣令一聲,把那些人安置,另外就說我很生氣,官府的人沒主動去幫。”
李易又吩咐一句,一個莊子裡的人跑著離開。
“聞恬,帶兩個孩子去洗洗,換身衣服。”李易不好帶女孩子洗澡,男娃兒小,沒事兒。
“我也去。”小蘭站起來,一人拉一個孩子進聞恬蘭香閣。
“那些人為什麼不報官?”王皇后十分不解,被人欺負,總會遇到別人,求救啊。
“他們剛來,對京兆府不熟悉,想是路上都沒有經過村莊,許多人被限制住,大漢那些人去討東西。”
李易知道原因,被脅迫的人不瞭解情況。
萬一求救後沒人管,自己要吃很大的苦頭,對那些人來說,只有一次求救的機會。
必須在有把握的情況下才敢冒險,大漢等人斷絕他們與外面的聯絡。
或許覺得兩個孩子好控制,才跟來一個人躲在暗處。
孩子根本不知道東市有官員坐鎮,不然就會直接去找官員。
也可能是孩子那裡的官根本不理會情況,知道有官,同樣不會出聲。
幸運的是,跑到這邊來要錢,再晚一些,說不定他們的娘要活活病死。
“那些人怎麼辦?”王皇后指得是大漢一眾。
“諸恐喝取人錢財者,口恐喝亦是,準盜論加一等;雖不足畏懼,財主懼而自與,亦同。
若是以盜論,則不得財徒二年;一尺徒三年;二疋加一等;十疋及傷人者,絞;殺人者,斬。其持仗者,雖不得財,流三千里;五疋,絞;傷人者,斬。”
李易把唐律疏議給背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