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和豆盧貴妃過來檢查身體,太醫說了兩個人身體沒有問題。
於是他倆就來李家莊子了,太醫說的不行。
早上起來,二人刻意沒吃飯,只要檢查的流程。
等檢查完,沒問題,李旦看李家莊子的莊戶們,覺得莊戶們吃飽、穿暖。
若大唐百姓都如此,就是幸福。
李易不認同,在說道:“莊戶們比別人快樂,是因為跟其他普通人對比,他們日子過得好。”
“不比不就可以?”李旦笑著問。
“朝廷錄取官員還要科舉,學子與學子比,當了官還要比,男人和女人長得漂亮,嫁人和娶媳婦就容易。”
李易聳肩,給出個最簡單的例子。
李旦抬頭看看天:“是呀,當皇子的要比,不然坐不到那個位置。”
“那個位置一點意思都沒有,整天忙,手下安排不好,留下的是罵名。”
李易看一眼長安城的方向。
“大唐百姓如何才能像你莊子的莊戶一樣開心?”李旦問出來一個他覺得無解的問題。
“大唐百姓去和別的地方的人比,別的地方吃不飽飯,大唐百姓吃肉吃膩味了。”
李易笑著說出來,絲毫不覺得別的百姓吃不上有什麼可難過的。
“老夫想要活到大唐百姓能吃飽的時候,不要求吃肉吃膩味。”
李旦說這話的時候,神情有一絲悲涼。
李易看看他,點頭:“應該能,沒問題,說讓大唐百姓頓頓吃肉,確實挺費勁,吃飯……”
“吃飯如何?”李旦追問。
“有一種稻子,種下到收穫,兩個月,這種稻子耐旱,而且什麼地都能種。”
李易眼睛看向西南的方向,讓人不知道他究竟在看什麼。
“何種稻子兩個月能收?”李旦被收穫的時間給嚇到了。
兩個月收一次,南方的地方,一年豈不是可以種六次?
“稻子不怎麼好吃。”李易搖頭。
“麥飯也不好吃,糠更難吃,至少它是稻子,一年能幾熟?”李旦瞪著李易說。
這個時候考慮的是好吃嗎?現在種的大米好吃,粳米,可惜產量太小。
“要看地方,江南道那裡,一年可以三熟,需要追肥,瓊州那裡,使使勁,一年四熟,其他地方,一年兩熟。”
李易介紹占城稻,這個稻子現在在……安南都護府。
“稻子在哪?”李旦著急了。
“安南都護府,是秈稻,不是粳稻,莊子上種的是粳稻,毛刺多,產量低,就算使勁給肥,也比不上秈稻。”
李易指著莊子上的水田,大米還沒種呢。
他種大米就是為了自己吃,換一個人瞎種,早被朝廷收拾了。
“安南都護府,那裡有兩個月可以收的秈稻,好啊。”李旦記住了。
“我寫個奏章吧,給陛下上書,說安南都護府的地方有一種稻子,那裡可以先拿到江南道種。”
李易跟李旦說他的安排,他是官。
李旦頷首:“對,給陛下上書,你快去寫,老夫自己溜達著看。”
“行,你慢慢轉悠。”李易看老頭要推自己了,趕緊走。
豆盧貴妃湊上前,李旦皺著眉頭:“這孩子有好東西不忘外拿,藏著掖著,有一種秈稻……”
李旦跟豆盧貴妃說起一種兩個月可以收一次,還不怕旱,草能長它就能長的稻子。
“還有這等好東西?大唐現在最快的作物是兩年三季。”豆盧貴妃跟著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