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打到這個程度,雙方誰想偷襲誰,實在是太難了。
沒人是傻子,可是城牆不熄火,一開城門,依舊能別看見,甚至看見一些情況。
四個城門果然開了,黑洞洞,看不清楚裡面有什麼。
吐蕃計程車兵們戒備著,騎兵在後面上馬,組成陣列。
弓弩手準備,拿著盾牌和刀的上前,長槍兵時刻等待騎兵衝營。
吐蕃的營地火把跟著相繼熄滅,只有特殊的位置火把在燃燒。
這是不給城裡的騎兵指路,騎兵要想夜間襲營,馬會主動朝著有光的地方跑。
真跑過去,必然受到側面攻擊。
雙方各出所能,這便是以正和,互有應對。
兵力相當的情況下,一方能碾壓另一方,只能說明雙方的兵員素質差距太大。
要麼就是將領缺心眼到一定程度了,不然不可能的。
郭子儀還瞄著,心跳速度逐漸變慢,越是關鍵的時刻他越冷靜。
孫仁獻的手上拿個打火機,旁邊放著一組煙花,在等待。
周圍的人大氣都不敢出,怕影響到郭子儀。
敵人主帥換到了城東,因為風從東往西吹,吐蕃人知道熱氣球的威力。
此時大帳中的人出來了,站在大帳外面,沒有火把照明,以免暴露自身,成為城中騎兵突擊的位置。
不過卻有人簇擁,那麼誰是主帥,一目瞭然。
實在在一點點流逝,夜空像凝固了一樣,給人一種黏稠的感覺,雙方氣氛緊張。
‘嘭’槍響,郭子儀快速拉栓,再第一聲槍響後不到一秒的時間內,再次開火。
第一發子彈偏了,打到了將領身邊的人身上,那人應該是叫喊,其他人詫異地看向他。
第二發子彈帶著同樣的光點線在夜空中劃過,準確地命中了那個將領的腦袋。
一時間周圍的其他人慌了。
‘嘭’郭子儀拉槍栓,開火,又幹掉一個。
‘嘭’第四個。
他也不曉得誰是誰,反正周圍的人有機會他就打。
“出擊。”當第六個人被他狙殺時他低聲喊一下。
孫仁獻點燃煙花,‘嗖~~轟!嗖~~轟!’煙花開始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