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動詞被長安百姓給用出來,後面還加了人稱代詞。
一共四個吐蕃人,驚恐地看著周圍。
刀在腰間,和之前的吐蕃使臣頭領伯訛一樣,別說抽刀,刀柄都不敢碰。
“他管我要五十錢,別人擦鞋不都是五錢或十錢嗎?”
踹人的吐蕃人指著露出半張臉的孩子解釋。
“他管你要五百錢,又沒擦,你不給不就行了,你怎麼能打人?”
“都照你這麼說,以後做買賣的不能說價錢了,說了就捱打。”
“大家看看哎!吐蕃人把李家莊子的暖瓶給踹壞了,二百緡啊。”
“不是我弄壞的,是他碰的。”吐蕃人再次指著孩子說。
“你不踹他,他就能碰到?”
“吐蕃人不講理了啊,二百緡,要賴賬。”
周圍的人說著往前擁,一副隨時開打的架勢。
“我買了,暖水瓶我買了,二百緡,現在壞了,我去莊子上換新的,我買了,買還不行嗎?”
吐蕃人急中生智,想起來可以換新的,不管怎麼碎的。
那麼買下來,還能拿到個新暖瓶。
“誰有工夫,走走走,一起去李家莊子,這事不能這樣算了。大唐的孩子能讓別人打?”有人招呼。
“我去,吐蕃到大唐還翻天了。”
“我也去,大唐什麼時候軟弱到別人可以過來打孩子?”
“李東主都說了,碰髒別人的衣服和鞋子,他給賠,但是打人,那要另算。”
“去,一起去。”
百姓叫喊著,簇擁四個吐蕃人出城。
那個壞的暖瓶被吐蕃人撿起來碎片一同帶著,要買,換個新的。
兩刻鐘之後,吐蕃人被帶到灞水橋頭的位置。
千牛衛詢問情況,然後抽刀、張弓。
“東主,有賣報的孩子被吐蕃人給打了,大家一起把吐蕃人帶過來,你說怎麼辦?”
二管事旬信先得到訊息,他跑過來找李易。
“我去辦。”李易一聽是吐蕃人,不讓其他人管了。
他帶著隊伍出發,宮女太監八個人。
羽林飛騎那邊發現情況,立即跟上,一大群。
李易過橋,送琥珀的餘江也跑過來躲在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