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養的楊貴嬪的兒子都給送回去了,用不著了。
包括宗室的那些人,誰再敢背後說自己得的皇位不正?
在李隆基不時看一眼兒子的狀態中,一頓飯吃完。
九月三十日,一家三口晚上到了李家莊子,明天的大朝會李隆基都不在乎了。
李易昨天回來後睡了足足十六個小時,把自己都睡迷糊了。
現在精神,感覺晚上要失眠。
先把孩子給扎哭,驗血,看看中沒中毒,結果很好,沒中毒,同時孩子非常健康。
“可以嘗試著多跟他玩兒,比如說他坐起來的時候把他推倒,他會覺得有意思,又自己起來。
還有讓他用手去碰高一點的東西,放到有緩坡的地方讓他骨碌著玩兒。
不要怕他受傷,他現在身體柔軟,練習他蹬腿,之後就可以爬了。”
李易一手熟練地抱著孩子,一手用匙子把雞蛋羹在碗中給搗得碎碎的,準備喂的時候,介紹情況。
寶寶已經忘了剛才誰扎他取的血,現在兩隻大眼睛盯著雞蛋羹看,口水順著嘴角流下來。
“易弟,你給鄭縣受災百姓出的法子,其他縣能用?”李隆基見兒子沒事了,說政事。
“到了冬天,長安城中的百姓自然會養蒜苗和豆芽,外地來的同類東西賺不到什麼錢。
鄭縣百姓的優勢是規模化,他們比起長安百姓,多了可以利用的土地。
運到京城賣蒜苗,價格會低,我等著小根蒜出來。
小根蒜放點鹽做成鹹菜,是任何鹹菜都比不了的,不一定是所有人都愛吃。
小根蒜做餡,才是最根本用途,它可以代替韭菜、蒜苗。”
李易沒說別的地方行不行,他只談鄭縣的蒜苗是輔助性的,小根菜是主打。
行與不行,不在於當地出產什麼,在於怎麼銷售。
醬油的方子傳出去了,大家都會做了,李家莊子的醬油還是比別人的醬油價錢高。
高出來足足三倍,只要李家莊子往外賣醬油,依舊供不應求。
李易嘗過別人家的醬油,沒什麼區別。
百姓卻覺得,李家莊子的醬油比其他的醬油好吃。
李隆基在那裡深思,李易把雞蛋羹餵給寶寶。
他一點一點喂,手腕顫抖,寶寶吃一點,他就停。
一匙子全喂進去,寶寶都沒吐出來,甚至還把匙子舔一舔,乾乾淨淨,很有成就感。
“啊,啊。”寶寶手腳一起動,眼睛看向自己認識的人。
李易趕緊跟著點頭:“太好了,親一下。吧唧!”
於是小傢伙更開心了,他就是要表達這個我吃的很乾淨,得到反饋後,快樂無比。
“易弟,你要用水泥給他們修房子?”李隆基想清楚了品牌的問題,換個事情諮詢。
“用黃泥也一樣。說起水泥,三哥,咱們的投石車,是不是製造彈丸的時候不好統一重量和大小?”
李易順著話題說起戰爭的情況。
“守城的話,城裡會找工匠雕琢石頭,等打沒了,就隨便什麼往上放,你是說……”
李隆基反應過來了。
對呀,用水泥製作投石車的石頭,大小與形狀,可以隨便改,等著水泥結實了,就是標準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