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就是這麼想的,有一支絕對放心的軍隊,誰不聽話收拾誰。
錢,沒白花呀。
他看李易,怎麼看怎麼順眼,恨不能現在直接弄到政事堂,坐到第一相位置上。
李易不曉得李隆基咋想,他正對李成器說。
“大哥,養螃蟹明年,今年弟有一法,可存螃蟹半年之久,且吃時味道更勝一籌。”
接著李易講解醉蟹的事情:“螃蟹要選……”
“易弟莫說,莊子上自己做。”李成器打斷李易的話,不學,不想知道。
王皇后跟著出聲:“我們可從別處買來大量蟹子,送叔叔這邊,由叔叔做。”
“正是。”李隆基頷首。
他知道一個能夠長時間儲存螃蟹的辦法多麼值錢,若是沒管好,流傳出去,易弟損了錢,該如何是好。
李易想想,覺得有道理,螃蟹吃不吃,對民生沒什麼太大的影響。
除非有一套相對完善的養蟹計劃,推動螃蟹養殖,更多的水田能夠用,但那個醉蟹有什麼關係?
幾人說著話,進莊子,王皇后非要去食堂看看。
到食堂就看到螃蟹了,冬瓜螃蟹湯。
即便她已經知道李易對莊戶好,在清楚螃蟹價格的情況下,依舊感慨。
螃蟹與醬油不同,醬油隨時能造,螃蟹一年只能養那些。
“易弟你是真捨得呀。”李隆基也感嘆。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李易抄一首詩。
他用這個來說事,實際上並不是,否則造飛機的難到每個人還要有一架飛機?
李隆基幾人想不到飛機的事情,他們聽了,同時生出民生不易的想法。
“易弟此詩定然又是抄的吧?”李成器突然問。
“啊!”李易點頭,意思是你說對啦。
“不若再抄一首,現在,就現在。”李隆基出難題,讓你說抄,來,即興。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李易從善如流,抄。
李隆基三人:“……”
“叔叔這是又殺了埋了多少人啊。”過一會兒,王皇后突然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