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耀卿對範艾使勁點下頭,表示佩服。
送餐車下面有熱水盒子,上面的飯菜不涼。
二人尋了個旁邊沒人坐的滑冰休息和換鞋的地方坐好,範艾邊吃邊說。
“我算是發現了,越是一起做的飯菜越省錢,省煤省柴火,還省油鹽。”範艾先喝口熱米酒暖暖肚子。
“李易說過,這叫規模化。縣中採買採買不也學著做了麼,好辦法。”
裴耀卿說,他比較好學,還願意落實下去。
今年冬天縣裡買的東西,全是大批次與人去談,對方給的價錢低,兩邊都有賺。
賣的人一次出貨一堆,節省人力和時間成本。
買的人錢花的少,省下來的錢拿來一部分給獎勵。
“正是,有人今天許是在這住,地方可安排妥當?”
範艾又咽下去一口糖醋排骨,使勁咬了兩下骨頭,發現咬不動,才放棄。
裴耀卿說道:“去張家村子,村子今年有錢,家家翻修了房子,不曉得他們能否滿意。”
說著他看範艾沒盛湯過來,起身去孩子那邊,用陶碗舀了多半碗的湯回來。
“多謝煥之。”範艾接過,吹著氣喝一口:“誒?這湯好喝,怪不得娃娃們不停地喝,一會兒喝飽了。”
“本就是骨頭和雞一起熬的湯,又涮了那許多東西,味道雜。”裴耀卿對此倒是有所瞭解。
二人說著話,那邊的大人紛紛過來,看孩子們使勁喝湯,趕緊叫停。
詢問了一下莊子裡的人,相繼帶著孩子去張家村。
有車,平板車加個木頭的護欄,裡面放在椅子和皮墊子。
大人孩子坐上去,前方一匹馬走在水泥路上,馬蹄鐵打出拉吧嗒吧嗒的節奏聲,孩子們覺得新奇。
他們到的時候,張家村子的村正張肖帶隊迎接,村民笑容滿面。
“晚上住在這裡可會冷?東西乾淨?”有一個小腹微微鼓起的有錢人問。
胖證明家裡吃的東西好,而且不幹力氣活。
“打掃得見不到灰,新換的被褥,吃食都挑著最好的做,十二個時辰有人給燒火道。”
張肖介紹,今天是第一次迎接真正的遊客。
村民們都知道,出了岔子,東主會不高興。
“且看看。”另一人出聲。
遊客們入村,村子的主路同樣是水泥路,兩邊的院子看不到糞便等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