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弟你的西瓜和香瓜拿出去賣不?”李成器詢問,他莊子上也不少。
“多了吃不完就賣,儘量賣香瓜,只是沒種蒿子,無法給香瓜增香。”李易說起蒿子。
賣香瓜的地方都有蒿子,一個是增香,另一個是蒿子新鮮能驅逐蚊蠅。
若是想儲存香瓜水分,就往蒿子上澆水,瓜蒂的位置朝下襬放,香瓜能吸點水,而且不降味道。
當然,澆水的話,香瓜當天賣不出去也就完了。
一般是過夜有露水,這樣香瓜能保住。
在超市買香瓜覺得比不上路邊推車賣的香瓜味道,根源在此。
勞動人民的智慧呀,不用在保鮮水裡泡一下也能儲存。
“藥房中不是有麼?”李成器跟勞動人民一樣有智慧,聰明。
李易就用那樣的眼神看著這位大哥。
看了一會兒,把李成器看得渾身彆扭李易開口。
“你讓我拿端午節採的儲存下來的艾蒿去弄香瓜?那針灸的時候,拿什麼來灸?我得製作艾灸條,有的要煮水外敷、內服。”
李成器梗了一下脖子:“沒有艾條某不信你治不了病。”
“大哥高見,弟服了。”李易放下筷子拱手。
“看,我就說吧。”李成器像打了勝仗的將軍般得意洋洋。
王皇后瞟這個大伯哥一眼,果然還是不夠接地氣,雖說春天到現在跟叔叔學了不少。
李隆基沒嘲笑大哥,因為他也不懂,他問:“易弟,艾蒿端午那天最好?”
“並非指那一天,前後幾天皆可,再往前,採了當菜吃。能種,不過野生的多,就不必佔地。”
李易給出個時間,古代人已經知道了,端午那時的艾蒿藥用價值最高。
至於古人怎麼知道的,他也不知道。
“叔叔過了端午一段時日後呢?”王皇后願意參與詢問。
“再往後的不適合藥用,但能驅蚊蟲,把艾蒿搓成繩子,掛在屋子裡,點燃吹滅明火。
繩子會慢慢燃燒,煙霧瀰漫屋中,卻不嗆人,蚊子不叮。
若是把艾蒿打成碎料,壓制成蚊香,點燃效果更好,明年我做,勞動力那麼多,可不能閒著。”
李易說著看桃紅,桃紅點頭:“我記下,即便是換班也傳給下一個桃紅。”
這個桃紅是第二批換班的桃紅,她總覺得第一批的四個人每當換班的時候都帶著一絲幽怨,很濃。
後來她知道原因了,當初高力士要留下四個人,四個人態度上是拒絕的。
東主直接說換班,不難為人。
現在四個班的不在莊子的開始盼星星、盼月亮,盼到自己輪班便高興不已。
宮裡哪比得上莊子自在,吃得好、睡得香、玩得開心。
李隆基願意看到宮女太監們歡喜的樣子,他吃了一口魚頭肉,問:“易弟,褐巖是什麼意思?”
“磐石啊。”李易說:“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君當作磐石……”
“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李隆基、李成器、王皇后三人一起說。
“那青松呢?”李隆基復問。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李易順嘴說。
“翠柳。”李成器出聲。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個李易想都不用想。
不等別人再問,他自己說:“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