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站在一旁看,想的則是李易說的胡蘿蔔冬季好儲存,比大蘿蔔還容易。
然後冬天缺少青菜,吃胡蘿蔔很管用,嘴角爛、晚上視物模糊。
這要是給將士們吃,跟敵人打夜戰,敵人晚上看不清楚,能佔便宜呀。
每一樣能在北方長時間儲存的菜,都值得去推廣種植。
“朕的大唐,與已往不同了。”李隆基想著,突然冒出來一句話,信心滿滿。
***
冰,還在鑿。
冰雕開始製作,許多冬天無力儲存冰的富戶買了肉給鑿冰的人送去。
叫那些幹活的人幫忙多鑿冰出來,然後拿回家放冰窖裡。
沒有冰窖的僱人挖,挖凍土層。
幹活的人已經形成了一條龍服務的組織,誰家要挖冰窖,過去挖,然後把冰採出來放進去。
賺到錢大家分,人多熟練,幹活速度快,這個冬天好過了。
他們的鞋子、保暖的皮褲和厚手套、工具,是衙門給。
正好拿來接私活,只要不耽誤衙門的事即可。
裴耀卿知道,不理會,默許了。
到時夏天富戶冰多,窮苦人生活好,算政績。
他此刻溜達在一個個雕刻好的冰雕旁邊,冰雕罩著用最差的布製作的棚子。
白天的時候把冰雕擋上防止落灰,順便增加一道景緻。
文人墨客們在寒冷的天氣下,吐著哈氣研究畫什麼、寫什麼。
明年要參加考試的生徒和鄉貢優先,不是投獻無門麼?不是抱怨有錢人有關係的人麼?
機會來了,寫得好、畫得好,下面留下身份資訊,到時候憑一憑,選一選。
若是連這個都不行,投獻也沒用。
“最難的是詩。”一個學子把手放在嘴前哈氣取暖,對幾個好友說。
“不,最難之處在於畫,某的畫還是能拿得出手的,當把名字寫在最先。”另一個人說。
友誼的小船眼看就要翻。
裴耀卿看不下去了,站在那裡說道:“寫誰作的畫,誰寫的詩,若是能就冰雕寫出一篇策論,當更優先。”
說著他搖搖頭,這些學子笨啊,不如易弟,換易弟,估計走到一個地方就隨手畫一畫、寫一寫,然後去下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