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選拔草草收場,那些江湖人根本不堪一擊,但裴識還是將這三百人納入石載順的麾下。
有趣的是,比武的前兩名都不肯留下來。
慧定自稱身上有傷,帶著徒弟回潭州,住到王居方府上,和任無忌他們都成了監軍使的門客。
鄧裴嚷嚷說是來參加選拔神策軍,怎麼變成潭州團練治下,這根本就是騙人,他憤憤然拿著王居方的賞銀,扛著巨大的木頭回了衡山,一邊走還一邊打顫,身上有時會閃過一絲電流。
法海和尚病了,他今日下山挑水,在水中看到一隻巨大的白蛇,對他吐出信子,法海的光頭被舔了一下,當時就暈倒在水邊。
據說那時離郭弘大鬧比武場只有半個時辰。
靈佑來看徒兒,說道:“你可知那白蛇是誰的?”
法海搖頭道:“請師父明示。”
“那人是衡山郭上灶,如果為師所料不差,鄆王玉佩也在他手中。從他盜走玉佩便和你結下了因果,將來要你自己出手了結。”
法海掙扎從榻上起身,問道:“可徒兒手無縛雞之力,如何是這些江湖中人的對手?”
“你病好之後,為師就傳你心印拳。”
法海對學武有些排斥,皺起眉頭。
靈佑見了便說道:“世間僧道都要習武強身,外出行走也能護身。江湖上盜賊眾多,不會武功寸步難行,難道僧人下山作法會、講經還要僱保鏢?收到的那點香油錢還不夠僱人的。況且僧道都要遊歷,在野外碰上猛獸也得有自衛之力,這不是你在朝中作翰林的時候了。”
法海咬了咬牙,等靈佑出去,他對著屋內牆壁掛著的佛像圖卷跪地合十說道:“佛祖保佑,法海立下宏願,不管這郭上灶有何本領,既然拿走玉佩結下因果,就必要渡他入我佛門……”
雲玄素一行跟著裴識、王居方等大隊人馬返回潭州。
裴識因她是王式的親眷,又是王屋派長老,也著意接納一番。
潭州城南有一座名為東池的園林,水光瀲灩、山島竦峙,是貞元十八年(802年)潭州刺史兼湖南觀察使楊憑所造,四十多年來一直作為潭州官府宴客觀遊之地。
雲玄素此時坐在遊船上,腳邊盤臥著一隻懶貓,船邊懸掛著一排彩旗,迎風招展,獵獵飛舞。
看湖上美景,白鷺齊飛,百鳥爭鳴,遠處岸邊叢林密佈,隱隱露出古剎梵宇,遠眺龍伏山,山水相映,別具一格。
龍伏山前文說過,就是後世天心閣,為長沙城一帶最高點。(見第一章 來客)
“師父,這裡真美!”王都都上了船就放飛自我,到處亂跑,這時玩累了才回到雲玄素身邊。
雲玄素卻不理她,跟身邊的一個二十八九歲的少婦敘話。
“夫人在南方感覺如何?”
“就是溼氣重些,其他都還好。鍊師,你前幾日開的藥真是靈驗,吃了幾副身子就輕快了很多。”
這婦人就是王居方的妻子馬氏,她與雲玄素歲數相仿,聊得很是投機。
今日王居方有公務在身,就讓妻子來陪伴雲玄素。
裴識、王居方等人終究不便整日和王式的妾室相處,於是雲玄素大部分時候在內宅與這些官員的夫人們走動。
裴識的夫人來到湖南後水土不服,身體一直不太好,所以提前回去了,於是在衡州城的官員的夫人中便以馬氏為尊。
此時已經是午後,其他的夫人也都陸續離開,只剩下馬氏和雲玄素同遊,王都都跟馬氏混熟了,才敢在船上那麼放肆。
這小姑娘本來就長得討喜,馬氏也是和善的性子,又沒有生兒育女,待她自然是極好的。
雲玄素知道這些宦官的妻妾都是可憐人,最是賢淑,畢竟世間有多少女人能終身不近房事?
所以這些人多半信佛,將希望寄託來世,而馬氏因為自己的關係卻信了道,也算是個異數。
雲玄素看著湖水,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漸漸轉到衡山的話題上:“貧道不日就要南下,去衡山探訪神仙遺蹟,不過前日在密印寺看到叔叔跟衡山派郭上灶有衝突,不知是何緣故?”
馬氏微微猶豫了一下,看到船上沒有宦官,自己的侍女也在遠處,就小聲說道:“鍊師有所不知,郎君有次喝醉了在床第之間說出來,原來事關當年高力士寶藏。”
她頓了一下,又看了一下四周,才繼續說道:“好像是高力士把寶藏圖留給衡山天師王仙嶠,然後一直傳承下來,不知怎麼落到郭上灶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