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神機道士在大唐 > 第一卷 南嶽小神仙 第四十四章 盂蘭盆節

第一卷 南嶽小神仙 第四十四章 盂蘭盆節 (第2/2頁)

何瓊是偷跑出來的,父親還要她熟悉藥餌的調配手法,於是匆匆跟三人告別就抱著玉盒離去。

陸朝陽也回去伺候師傅,曹守真拉住郭弘,小聲問道:“何師妹是什麼意思?她在怪我送那個荷包?”

郭弘說:“師姐說你沒有寫詩,毫無誠意。”

曹守真懊惱的一拍腦袋,說道:“我不是沒敢嗎,這才先買個繡著鴛鴦的荷包試試。”

他眼珠轉了轉,突然問道:“師弟,我現在寫一首詩還來得及嗎?”

“自己寫還是抄?”

“我哪有那個能耐,當然是抄。”

“那就不著急,先辦事,如果出了紕漏,師姐不會饒你。”

“好好好,我這就去盯著魏志成。”

說完曹守真轉身就走,他對何瓊不是一般的喜歡,做這點小事自然甘之如飴。

到了傍晚,還是沒有發現動靜,郭弘暗暗奇怪,總不可能是明日白天才做手腳吧。

只是到了明日機會更少,何瓊會整日跟在何登身邊,參加觀中舉行的法會。

中元節是地官誕辰之日,觀中第一進的大殿前已經設立祭壇,到時會在道場建醮祈禱,祈求地官赦罪超度亡魂。

中元節源自鬼節,漢朝以前是祭祖的節日,被稱為秋嘗。

上古一年有四次祭祖,分別是春祠、夏礿、秋嘗、冬蒸。

屈原的楚辭《招魂》中有:“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兮。土伯九約,其角觺觺兮。”

說明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了幽都的概念,詩中所說的土伯指的就是后土,在楚國傳說中也是掌管陰間的神靈。

東漢末年,道士于吉所著的《太平經》中已經有了陰間判官的描述,陰曹地府的概念在漢代早已成型,酆都大帝正式取代了后土掌管鬼魂世界。

東漢張道陵創立正一道,供奉的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地位在三清之下、四御之上,天官在正月十五上元節賜福,地官在七月十五中元節赦罪,水官則在十月十五下元節解厄。

地官全名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由元洞混靈之氣和極黃之精結成,總管五帝五嶽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

中元節在佛教這邊稱為盂蘭盆節。

西晉時月氏國僧人曇摩羅剎翻譯《佛說盂蘭盆經》,盂蘭盆是梵語音譯,意思是“解倒懸”,講述了七月十五這一天,高僧目連解救亡母靈魂的故事。

目連修行成為高僧以後,為報父母養育之恩,試圖救贖輪迴中變成餓鬼的亡母。

他以缽盛飯給其母,但飯到其母手中就立刻化為灰燼,不能飽腹。目連於是向佛祖祈求救贖其母,佛祖說必須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供養十方高僧,以此來超度亡靈。

於是目連照佛祖所說,在七月十五日供奉盂蘭盆,眾僧為施主祝願七世父母,行禪定意,然後受食,目連母親遂得以解脫於餓鬼之苦。

目連後來建議,一切弟子欲行孝者,可在七月十五日這天供養盂蘭盆,救贖現世乃至七世父母。

這便是盂蘭盆的來源。

梁武帝篤信佛教,將七月十五定為盂蘭盆節,此後成為宮中盛典,到了唐代,每年皇室以儀仗送盆到各官寺,獻供祭品。

武則天時,于闐僧人實叉難陀來到長安,翻譯了地藏三經,關於地藏掌管地獄的說法才在中原流行起來。

而中元節正式形成要晚很多,中元節的名字最初見於北魏《道藏》,但到唐朝中後期才正式定名。

武宗滅佛之前,盂蘭盆節的聲勢要遠大約中元節,成為民間共識,南北朝時著名的《顏氏家訓》中就有相關記載,顏之推說到自己死後祭祀的問題時,要子孫量力而行,最好不要象寺院那樣供奉盂蘭盆。

郭弘的父親郭仲文擔任扶教教主時,打擊佛教的大事就是在中元節這天沒收長安各寺的盂蘭盆,送入道觀作為祭品,而當年九月一日他就暴斃在長安家中,教眾一直懷疑是佛徒報復,但沒有找到證據。

最新小說: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 我娘是京城第一白月光 我把異界物資上交了 我是女扮男裝文路人甲 抄家流放?親媽金手指已到賬 穿為影帝的隱婚小可憐 被迫嫁給山野糙漢,她被嬌寵了 輔導夫君考狀元 重生女配拒絕攻略龍傲天 長公主(重生)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