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以後,衡山。
劉元靖一行到達南嶽鎮,這是圍繞著廟宇形成的一處集鎮,中心是祭祀嶽神的南嶽廟。
南嶽廟建於唐初。
開元年間,玄宗皇帝封南嶽神為司天王,每年配享祭祀。
小鎮中熙熙攘攘,到處是遊客和各地趕來的信眾。
南嶽書院就在南嶽廟西側。
書院由鄴侯李泌之子李繁建立,有藏書三萬冊,號稱天下第一,院主是鄴侯的孫子李晏道。
鄴侯李泌早年學道于衡山,是名道張太空的弟子。
安史之亂時,唐玄宗的兒子李亨在靈武即位,就是唐肅宗,他招李泌參謀軍事。
李泌後來被宦官李輔國等人誣陷,再次隱居衡山。
等到李亨的兒子唐代宗繼位,復召李泌為翰林學士,到孫子唐德宗時,他封侯拜相,成為唐代唯一的道士宰相。
鄴侯精通《易象》,在史上是與周代姜尚、漢代張良、三國諸葛亮齊名的智者。
(精通《易》的人很多,得到《易象》絕學的人很少)
他的兒子李繁曾任隨州刺史,後升任大理寺少卿,被御史中丞舒元輿構陷,太和三年(829年)以濫殺無辜罪名下獄,賜死於京兆府。
李繁的侄子李晏道見叔叔慘死,便無心仕途,辭官歸隱,精心打理書院。
南嶽書院藏書眾多,更難得的是,對天下士子開放,吸引了海內各地的讀書人。
書院的書不外借,必須入內觀看,還要收取一定的維護費用。
要知道書在古代是非常珍貴的,不少寒門士子都苦於無書可讀!
故此不少人遠道而來,書院周圍的客棧常常客滿。
還有人就近租住鎮上的房屋院落,長期在此讀書。
南嶽書院院主李晏道就是劉元靖口中精通醫術的師兄,今年五十七歲。
李泌的師父張太空和衡山派祖師司馬承禎都屬於衡山道士,到李晏道這一輩與劉元靖輩分相同,相互之間以師兄弟相稱。
劉元靖坐在書院客房的圓凳上,呂志真侍立身後。
李晏道坐在一旁正在給郭弘搭脈。
看過病人,他起身來到旁邊的桌子,拿起毛筆蘸飽了墨,一邊寫藥方,一邊說道;“這位小郎君沒有什麼大礙,服了藥很快就會醒來。”
他寫好藥方拿起來用嘴吹了吹,讓墨跡快點乾透,招手叫過一個僕人,吩咐道:“你去鎮上抓藥,熬好了送到這裡,給小郎君服下。”
那僕人應了,接過藥方往外走。
李晏道補充了一句:“順路叫韋大郎去客廳敘話。”
他做了一個手勢,請劉元靖跟去客廳。
劉元靖用目光示意,讓呂志真留下照顧郭弘,就和老友一起離開。
這裡樹影婆娑,偶爾有書生模樣的人端著書本在鵝卵石路上走來走去,發出朗朗讀書聲。
轉過兩進院落,他們來到李晏道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