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做好飯菜後,見那對平時很難說到一塊去的父子這會兒反倒光顧著說話了,就叫道:“快要吃飯了啊,擺桌子的趕緊了,要洗澡的也快點,鍋裡燒了熱水。”
父子兩人聞言,趕緊分頭行動。老子去洗澡,兒子去擺桌子碗筷。
因為天氣已經入秋涼爽了,所以晚飯就在廚房裡吃。不過,廚房不是很大,也就十個平方不到,除去灶臺碗架鍋架等物的佔地面積後,實在小得很。
但是,一家人擠在這裡吃飯,在昏暗的燈光下烤著暖暖的灶火,也是很溫馨的。
老媽做了兩個菜,一個是豬肉炒竹筍,一個是辣椒煸竹筍,一個是韭菜炒雞蛋,一個是雞蛋湯......
看著好像是三菜一湯了,可實際上,這頓飯也就花了二十來塊錢。
雞蛋是自己家的,竹筍是自己家的,韭菜是自己家的,就花了買豬肉的二十塊錢。
劉青山看著這一桌子菜,仍不住笑道:“媽,你這手藝是越來越好了啊,本來就兩個菜,愣是讓你做出了四個菜。哈哈,你這手藝不去當廚師真是太浪費了。”
說著,夾起竹筍塞入嘴裡巴咂巴匝的吃起來。
冬筍富含草酸,直接下鍋煮的話會有一股澀口的苦味。所以山民們在通常都會用焯水的辦法去除冬筍的苦味。
冬筍切片之後下鍋焯水十五分鐘左右,然後還得放置在清水中浸泡,每天換水幾次,至少要一兩天時間才能徹底去味。
因為著急著吃著冬筍,所以剛剛老媽用的是黃酒去味法。
這所謂的黃酒去味法其實就是把竹筍切片後,倒入黃酒裡浸泡五分鐘,然後沖洗乾淨就能去除澀味了。
劉青山嚼著鮮嫩的冬筍,不由得感嘆道:“唉,有錢人的世界真是搞不懂,我覺得這竹筍也沒見得多好吃啊,怎麼那些有錢人總是把竹筍說成多好吃似的。”
老媽笑道:“有錢人愛吃山裡的野菜不是很正常嘛。他們整天窩在那高高的大樓裡,吃著各種打藥水的青菜跟肉,長了滿肚子的肥油,那偶爾吃幾次咱們這種山裡的野菜,可不是就覺得好吃得不得了了。咱們是農民,乾的都是體力活,肚子裡沒有什麼油水好刮的,這些東西又一年四季都有得吃,當然也就不覺得好吃了。要是你連續吃了一個月的大魚大肉,你再來吃這些野菜,你也會覺得這些野菜好吃得不得了。”
“哈哈,媽,沒想到你還挺有見地的啊,還挺有道理的。”
老媽樂呵呵的從盤子裡夾起兩塊大豬肉,就要放兒子的碗裡:“你不喜歡吃竹筍,那就多吃點肉。”
劉青山搖著頭端著碗避開了老媽的筷子:“咦,不要,不要,我不要吃豬肉,你給我爸吧。”
三十塊錢一斤的豬肉,買二十塊錢的話,也就半斤多點,劉青山實在捨不得吃。而且,現在有了那股神力在身體裡之後,不僅幹活不累,而且以前的各種肩周炎頸椎病似乎都得到了治療一樣。
所以吃不吃肉對他來說沒什麼,但是,對於同樣要進山去幹活的老爸來說,卻很重要。
老媽見兒子避開,就說道:“青山,你挖竹筍那麼幸苦,一定要多吃點肉才行的。”
“媽,不辛苦,挖那百來斤竹筍就跟鬧著玩一樣,一點兒也不辛苦,你把肉給我爸吧。”
“吹牛吧你。”老爸斜眼瞥了兒子一眼,冷笑道,“就你這鬼樣,挖一百多斤竹筍還跟鬧著玩一樣?你真把自己當神仙啦。”
劉青山最討厭老爸這點了,總是喜歡跟他唱反調。
不過,還沒等他開口反擊,老媽就把筷子裡的豬肉甩老爸碗裡:“我兒子說是鬧著玩,就是鬧著玩,你以為誰都像你一樣沒本事啊。”
“我沒本事?我沒本事,那院子裡的柴都是你砍的?還是你兒子砍的?”
“砍點柴算什麼本事,我兒子一天就挖了一百多斤竹筍,還全賣了,就連你現在吃的這肉,也是我兒子賣了竹筍花錢買的。”老媽的神態好不得意,還故意挑了一塊最肥的豬肉扔老爸碗裡。
老爸大口大口吃著豬肉,不屑道:“這算什麼本事?不就兩三百塊錢嗎?我要是砍兩天柴,賣了,也能有這麼多錢。”
老爸這話倒是不假,現在的幹木柴的價格是四十塊錢一百斤。如果老爸一天能砍三百斤的話,就有一百多塊錢。兩天的話,也差不多有三百塊錢。
可問題是,現在很少人收木柴了。一般都是遇到那種家裡有喪事或者喜事,家裡沒柴,但又不缺錢的人家才會收木柴。
或者是那種做腐竹需要用木柴燒豆漿的小作坊。可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還用木柴當燃料的腐竹廠也越來越少了。
所以木柴這種東西,有時候放幾年都不一定能賣得出去。
因此,劉青山很是得意的說道:“是,就算你的木柴能賣掉,就算你的木柴能賣五十塊錢一旦,但兩天的話,也就三百來塊錢。可是,我這挖一天竹筍,賣一天竹筍,是足足賺了一千多呢,你怎麼跟我比?”
一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