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
“加快速度!”
途徑焉耆,楊爽沒有靠近土城。
他知道,亡命逃竄半夜的達頭大軍十有八九就在那兒歇息!
如果糧食不足,殺人煮食在古代並不稀奇,但對一個未來人來講,著實難以接受。
楊爽不想看到那一幕,但又不得不斷掉突厥後路。
兩個自相矛盾的問題糾結一路子,直到十日後抵達疏勒,他仍舊昏昏沉沉,連自己都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將軍!”
史萬歲輕聲呼喚,看到自家主將毫無反應,不由得加大嗓門,“將軍!”
“啊?哦,到疏勒了?”楊爽回神,看著遠處若隱若現的土城,抿了口所剩不多的涼白開。
“你帶隊突襲,拿下後帶百姓東遷!”
“是,將軍!”
想要經營西域,必須保留為數不多的百姓
可如果切斷絲綢之路帕米爾高原路段,無法返回老家,又餓急的突厥人肯定會拿疏勒百姓煮食!
而楊爽要做的,就是豎壁清野,不給達頭留下任何吃的!
史萬歲拿兵力空虛的疏勒土城自然輕而易舉,就連不足兩千人的百姓遷移,也僅僅用了兩個時辰。
太平盛世或許有故土難離之說,但在戰亂紛紛的年代,誰都曉得趨吉避凶。
達頭大軍來的十分迅速,楊爽這邊剛剛離開,如同蝗蟲過境般的大軍便一股腦湧入疏勒土城。
隨後氣急敗壞,丟下近半沒有戰馬傷殘,只剩三萬大軍的達頭,再次帶兵殺出。
“該死的楊爽,吾誓殺汝!!!”
可惜,楊爽早已走遠。
帕米爾高原,崑崙與天山交界處。
在未來,這裡有條世界聞名的公路,名曰:喀喇崑崙。
修建這條公路時,中巴雙方共約700人獻出了生命,相當於每公里的公路,都是用一條人命換來的。
而沒修路之前,無人能夠想象出這裡的艱險。
前世在此戍邊時,軍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一二三雪封山,四五六雨淋頭,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臘月莫回頭。
春季大雪封山,兩米高的積雪令人難以尋找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