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路平安可以不用拜年了,理由是去柏林。
1月28號,路平安和張頌文落地柏林,胡老師親自接機。
“胡老師,辛苦。”
胡老師這次為了他的短片,過年都是在柏林過的。
這讓路平安很是感動。
不過等胡老師解釋後他便知道,他是白感動了。
“學校有補貼,我愛人也在柏林公幹,其實這次來,等於是奉旨公費旅遊了。”
路平安失笑,不過還是好好感謝了胡老師一番。
別的不說,起碼這些天都是他幫著在柏林奔走的。
上了車,胡老師開始科普起這次短片的形式。
“我和謝飛導演聊過,謝飛導演很看好這部片子,不過他說了,其實《調音師》最好的去處是威尼斯。。。”
歐洲三大電影節對電影的衡量有各自的藝術宗旨。
且參賽作品只能三選一,這是潛規則,要是每個都參選,在江湖上是要被笑話的。
戛納側重現實題材和藝術價值,一般在6月舉辦。
柏林側重戰爭和政治,一般在2月舉辦。
威尼斯側重藝術性和個人化,一般在8月舉辦。
其中柏林的分量相對來說最輕,戛納最重。
目前《調音師》短片在謝飛導演看來,最好的去處是威尼斯,放柏林的話,稍微有些偏科。
所以這次《調音師》能入圍柏林短片競賽單元,已經算是很好訊息,至於最終能不能拿獎,不能抱太大希望。
當然也不排除真的拿大獎的可能,因為謝飛說了,就得看評審團到時候怎麼解讀。
歐洲三大和奧斯卡不一樣,奧斯卡是上千人評選,歐洲三大隻是靠十幾人的評審團評選,所以大眾都說好,在這裡還真就不一定,這也是歐洲三大含金量一直有保證的原因之一。
只是謝飛也說了,到時候他肯定幫不上什麼忙,因為他是主競賽單元的評委,短片是其他單元的,有另外的一組評審。
對此路平安是無所謂的,胡清泉也沒多少遺憾。
因為胡清泉說了,已經入圍了,這對華語短片來說就是一次成功,對路平安來說也是一份極漂亮的資歷!
要是真拿下短片銀熊甚至金熊,那好了,路平安想低調都難。
短片金熊雖然比不上長片金熊,但這也是金熊。
懂行的可能看不太上,就像搞院線的電影的看不太上網大一樣,但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在當下的國內環境來說,誰要是沾上點國外不知名野雞獎的邊,很多媒體都能吹一通,何況是歐洲三大了。
所以來之前其實路平安已經看到有報紙在報道,說這次北影的短片真要是拿了獎,那可就是打破了華人在柏林短片獎項上的記錄了,這絕對是大新聞,哪怕短片都不是主競賽單元。
對此路平安和胡清泉是保持清醒的。
能拿最好,不能拿拉倒。
因為能入圍就已經完成任務,剩下的就是看能賺多少錢的事情了。
短片和長片一樣,入圍獎項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版權交易方面的紅利了,區別只在數額上。
胡清泉道:“入圍了的電影,主辦方會幫著宣傳的,目前已經有不少片商和我聯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