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聽到這話,臉色頓時為之一變。
“我大唐與暴隋不同,聖天子也與隋文帝不同,不可一概論之。”李世民沉聲道。
“殿下南征北戰,功勳乃是大唐之首,又得封天策上將,自行開府,置屬官,殿下覺得太子登基後會如何對殿下,以及殿下麾下群臣?”王玄景繼續說道。
李世民不說話,但是他很清楚,若是太子登基,他最好的下場是在長安當一個閒散王爺,手下的將領官員盡數罷免,甚至是被殺。
要是太子心胸再狹隘一些,連他自己都很有可能都要沒命。
他太清楚自己的這個哥哥了,在以前的時候,兄弟感情還好,待他們這些弟弟還不錯,但是最近幾年,他們兩人已經到了勢同水火了。
若是太子登基,他的下場不言而喻。他現在只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李淵下令,廢除太子之位,另一種就是他自己動手殺了太子。
但是一想到殺兄奪取太子之位的後果,李世民心中就猶豫不決。
王玄景也沒有催促,他很清楚,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歷代以來,弒兄即位者或者弒天子奪位的名聲都不怎麼好。
王玄景和王氏眾人都很清楚,這樣做的後果,以諸夏的道德理念來看,弒兄上位會造成很大道德壓力。
歷史上出現過不少弒兄或者弒君上位的,下場也多是以壞居多。
但是王氏覺得,李世民太年輕了,雖然其軍事能力絕頂,但是王氏害怕出現那種前面幾年勵精圖治,後面就開始肆意享受的皇帝。
而有了殺兄即位的事件之後,李世民想要獲得一個好名聲,那就必須要做一代明君,甚至是千古明君級別的。
有了這個壓力,李世民必然不敢鬆懈,也不會出現那種貪圖享受的情況。
王氏自然是想要李世民選擇這種,當然王氏也不會逼迫,而是將選擇權交給他自己。
李世民很聰明,就在今天晚上,他之前一直期待,父皇下令讓他成為太子的想法破滅了,他只有一條路可走,但是面對這條路,他心中依舊沒有做好準備。
王玄景沒有再說什麼,該說的不該說的他都已經說了,留給李世民的時間不多了。
河北。
在長史魏徵的強烈要求下太子李建成終於勉強率軍出征,前往河北。在來到河北之後,魏徵立刻開始聯絡河北士人,將李唐赦免詔令告知他們。
魏徵本就是冀州士族,對於河北計程車族多有聯絡,有他出面,再加上太子李建成親自前來,立刻就讓這些河北士族相信了唐朝的誠意。
李建成軍事能力不行,但是政治能力卻很不錯,立刻向這些人保證到,只要歸附,就能夠獲得出仕的機會。朝廷會給他們官位。
原本這些河北士族也快要堅持不下去了,現在得到了李建成的承諾,以及魏徵的保證,這些士族最終選擇了相信。
有了這些士族同意歸附後,河北剩下的門閥世家就更好辦了。很快就在李建成將李唐的招撫宣傳下去之後,不到半個月時間,河北九成計程車族門閥都選擇了歸附。
而沒有了世家門閥的支出,劉黑闥的兵力開始大量削減,同時各地官員也開始投降李唐。不過是短短半個月時間,擊敗李唐,聲威赫赫的劉黑闥的大軍直接分崩離析了。
劉黑闥大軍糧草不足,人心浮動,其能夠在次崛起,本就是依靠士族門閥的支援,如今沒有了他們支援,如何是李唐的對手?李建成直接命令李唐大軍進攻。
劉黑闥此時早就沒有了戰心,大軍一觸即潰。
劉黑闥只能帶著親兵逃命,結果整個河北都已經歸附,他又能跑到哪裡?很快就被當地的門閥世家誘捕,然後送到了太子李建成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