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在決定了支援秦王李世民之後,開始進行各種準備。
如今秦王的主要力量集中在軍隊之中,朝堂上的力量很弱,即便是要支援李世民登基,也要找好那些人是可以拉攏的。
長安朝廷中,關隴貴族佔據了優勢,接著就是以前隋朝舊臣,至於關東門閥貴族幾乎沒有。
而支援秦王的官吏也是少之又少,不過真正是李淵、李建成的死忠並不多,絕大多數官員都是中立派。
同時,王氏也開始若有若無的推動李世民手下的將領、官員們。
發動政變不是一件小事,特別是在一個剛剛建立起來的王朝,一不小心,就會將整個王朝崩塌。所以這一次政變必須要將破壞控制到最低。
不能影響到大唐王朝的上升趨勢,王氏這一次深入參與朝廷,是為了獲取大量氣運,獲取王氏國運,因此並不希望唐朝早夭。
王氏緊羅密佈的行動的時候,李世民終於開始率軍出征。不得不說,劉黑闥實力不俗,僅僅不過一年時間。他就就將唐王朝,除了王氏和李世民、李靖之外,所有的名臣大將全部擊敗。
逼得李淵不得不再一次啟用李世民。原本李淵想要打壓李世民,結果非但沒有成功,反而再次給了李世民一個將聲望提高的機會。
若是說上一次李世民擊敗竇建德還有一些僥倖的話,那麼這一次他若是能夠擊敗劉黑闥,那就真成了大唐軍神了。
李世民親率大軍出潼關,駐紮在衛州,依靠洛水險要與之對峙。
劉黑闥在擊敗唐朝大軍之後,在河北自立為漢東王,然後大肆封賞,聲勢浩大,李唐大軍新敗,攝於其威勢,只能固守。
即便是李世民來了,唐軍士氣大震也沒有再主動出擊。
劉黑闥這一年來征戰不休,雖然取得了極大的勝利,但是河北、山東、河南的民生問題卻沒有解決。
因為戰亂頻繁,三地耕種糧草寥寥,即便耕種了也因為沒有勞力,收穫不高。因此劉黑闥也不得不面對糧草短缺的問題。
李世民是天生的將才,對於戰爭有著天生的敏銳,即便是李淵之前不用李世民出戰,但是李世民也從各種渠道收集到了劉黑闥的情況。
透過這些戰鬥還有河北的情況,他已經敏銳的發現了劉黑闥缺糧的情況。
李世民率軍來到洛水,與劉黑闥對峙。面對劉黑闥的邀戰,李世民並不理睬,只是藉助地形優勢,深溝高壘不予出戰。
而劉黑闥因為糧草不足,不能長期對峙,因此急於求戰,數次派兵前往邀戰,卻都被唐軍藉助深溝營寨擊敗。
李世民透過幾次防守反擊的勝利快速恢復大軍士氣。而劉黑闥則是因為幾次戰敗,原本鼎盛計程車氣開始悄然下降,再加上唐軍派出騎兵騷擾劉黑闥的後勤,劉黑闥軍中糧草日益緊張。
看到這種情況後,劉黑闥只有兩種選擇,其一是賭一把,大軍出動逼迫唐軍決戰,其二就是撤退,等來年糧食豐收了再戰。
劉黑闥知道,即便是他退兵,李唐也不會罷兵,必然會趁機進攻,到時候他手下的軍隊很有可能就從撤軍變成崩潰。
而且即便成功撤軍,李唐要是繼續進攻,河北也難以守住。畢竟河北多平原,幾乎無險可守。
李世民是宿將,怎會給他休養生息的機會,必然是趁機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