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遼東國,王氏一族對他們很是關注。甚至比當年的匈奴、鮮卑都要關注。
以前匈奴人確實發展出來了匈奴帝國,但是作為遊牧民族,他們的根基遠比中原脆弱。對中原的威脅並不算太大,但是遼東國就不一樣了。
遼東國是半遊牧半農耕的國家,並且其中吸收了當年箕子朝鮮敗亡流散的工匠、貴族,官員等,後來又趁著大乾覆滅,劫掠了一番,最後在劉宋時期,將樂浪郡吞併。
在得到了大量工匠、官員、貴族之後,遼東國結合自己的習慣,融合出來了一個遼東國文化。
中原文化最早起自炎黃,至於再往前太過遙遠,然後經過夏商周三朝,一直到周朝,透過分封制度,眾多諸侯不斷開拓,讓諸夏文明在這片大地上不斷發展壯大。
當年諸夏開拓,除了擴張地盤外,其中更重要的是擴張諸夏文明。現在遼東國開始威脅隋朝的東北,已經成了諸夏文明的一個威脅。
對於這種情況,自然是要剿滅,但是大隋正陷入太子之爭,短時間是沒有精力去攻滅遼東國。
“遼東國現在羽翼已豐,短時間不易解決,就看下面楊廣如何行事了。”
“這天下看上去興盛繁榮,實際上卻是內憂外患。”王玄澤搖了搖頭道。
“家族若是想要參與扶龍庭,那就先提前準備吧,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讓家族先積蓄各種物資,以後天下大亂,若是有合適的天命真龍,到時候直接拿出來支援就是。”
王氏雖然在海外有雄厚根基和資本,但是那些根基和資本是王氏立足之本,輕易不能動用,畢竟王氏需要維持廣闊的海外領域。
只能支援一些錢糧器械,以及一部分士卒。
當然說是一些,等到真計算下來之後,僅僅糧食就足夠二十萬人吃上三年。上百萬石糧食,都是王氏從海外各地倉庫調集而來的糧食。
王氏在海外佔據了不少地方,都是產糧的好地方,這其中婆羅洲、占城、瀾滄江流域。可以說一些地方土地肥沃的只要撒上一些種子,來年就能收穫。
當時王氏在得知居然有這麼肥沃的土地的時候,眼睛都紅了。大乾若是有這樣的沃土,那煌煌大乾,如何會崩塌?
更重要的是,這片土地雖然同樣氣候炎熱,但是因為土地平曠,水運便利,很容易發展。於是王氏就將嶺南王氏中的大半積累以及人口,遷徙到了這裡。
王氏大力開發這片區域,至於當地的土人,則是按照當年諸夏開拓時期的王道歸化進行處置。
這些幾乎連像樣的文明都沒有形成的土人自然是願意接受諸夏文化,至於不願意接受的,那自然就是蠻夷了。到時候將這些蠻夷驅趕,或者斬殺就行了。
兩百年時間,這瀾滄江已經成了一個大糧倉。王氏將這建造成了王氏海外另一處基地天南城。
瀾滄江天南城距離嶺南直線距離有千里,如果走陸地,這一路都是群山峻嶺,極難行走,堪稱與世隔絕。在天南城和嶺南之間的群山峻嶺中,散佈了許多零散的土人部落。
王氏用了百年時間,清理天南城周圍的土人部落,發展壯大,將這片肥沃的平原佔據。
這裡生活著王氏嫡系上百人,旁系的公族也有數萬人,以及一些跟隨王氏的乾人加起來大約有十五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