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們只是三家聯盟而已。
那還只是算軍閥割據,算是不滿劉備這個人而已。
可一旦稱帝,並且曹操和孫策受封的話。
那將來他們就直接被打成亂臣賊子,不算是大漢的人,而是反朝仲氏的人了。
所以袁術這步臭棋。
直接成了他們這個聯盟還沒有好好合作一下就直接瓦解的導火索了。
有時候。
甚至不得不感慨一下。
世間事都不能按照自己認知的常理去判斷。
而這個機會也被陳琛捕獲到了。
人在鄴城,但是他向劉備寫信申請了一些許可權,劉備也一一應允。
並且明示陳琛。
只要能夠在避免戰爭的情況下,讓這大漢還是大漢,那儘管發揮去吧。
就帶著這份承諾,陳琛親自提筆,給曹操和孫策都寫了一封信。
並且連夜讓人送出去。
在陳琛寫信半旬之後。
曹操宣佈聽調不挺宣,正式加入劉備陣營,並且開放對青州的所有防禦限制,讓徐晃的定遠軍能夠輕易地進入徐州、兗州,借道攻袁。
並且曹操自己也會參與到對袁作戰的第一線中。
在曹操宣佈加盟的三天之後,原本猶豫不決的孫策也收到了老曹的來信。
當下選擇起兵響應。
袁術沒有想到過自己稱帝竟然反而促成了劉備迅速地一統大漢,如今就只剩下自己這麼個被包圍住的勢力。
當真是四面楚歌。
隨著曹操的聽調不聽宣公告的釋出,之前那些還在猶豫和還算是跟著袁術的小諸侯也一個個地倒戈,宣佈會繼續為大漢盡忠。
劉協可是知道自己這個公告的作用肯定不小。
但是也沒想到能夠大到這種程度。
僅僅用了一個月時間。
劉備以呂布為先鋒,張飛、趙雲為左右兩軍,自己親率中軍討伐袁術。
結果所過之處,無不歸降。
除了有些袁術死忠需要多動手一段時間。
但是袁術手下,哪有半個能跟上面這三位過手的角色?
所以只能說是勢如破竹。
興平元年八月。
袁術歸降,仲氏元年滅國,袁術歸還了傳國玉璽。
而孫策在答應歸降的要求中也有提到了希望能夠不殺袁術。
所以最後袁術也只是被罰做20年苦役來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