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的曹操跟劉備沒有什麼可比性,但是陳琛就是有這種感覺,可能是直覺,又可能是命運的指引。
幽州的的情況算是安定了下來,而袁譚自然是知道幽州發生的變化。
現在他周邊的勢力瞬間就從三個變成了一個。
嗯?
這似乎跟父親大人離開的時候跟自己說的不太一樣?
跟沮授先生所說的可能性也不太一樣啊?
這難道是什麼地方出問題了嗎?
怎麼自己才剛剛算是在渤海郡站穩了跟腳,熟悉了這裡的情況,開始進入自己掌握的時候,這周邊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了?
這個世界的變化似乎有點快啊?
當袁譚看著地圖上週邊的所有板塊勢力色圖都變成了紅色,全都變成了一個劉字的時候。
袁譚其實就有些後悔留在這裡了。
這哪跟哪啊?
除了東南面的通道可以讓自己往南跑,去青州找自家老爹,重新變成他手下的一個無關緊要的兒子之外,就沒有別的路可以走了。
袁譚陷入了跟劉虞一樣的處境。
東面是海,北面,西面,南面大半部都是劉備的地盤,劉備的大軍從分佈上就已經將他完全圍住了。
不過他還比劉虞好點,劉虞無處可逃,他還有他爹可以跑。
不過似乎他爹現在的處境也不是很好。
袁譚經過了深思熟慮,和自己身邊的幕僚團們商量了很久,最終還是打算留下來繼續經營渤海郡。
因為他們覺得劉備的兵力其實不足的,因為幷州軍走的是精兵路線,很多實力不足的普通士卒都直接被裁撤了,而如今他們突然獲得了這麼大的地盤,肯定兵力分配不均,守城其實已經帶來很大的軍事壓力了,所以他們應該是沒有什麼精力可以來影響己方的發展。
更沒有可能發兵來跟己方發生大型衝突。
因為要想要將自己這數萬精兵還有張頜、麴義兩員大將打敗,而且還是攻城戰,好歹也得有十萬大軍吧?
不然張頜和麴義沒排面啊!
這一點袁譚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他是見識過張頜和麴義的實力的,他覺得父親沒有完全重用他們,而是一直只看重顏良文丑,那是父親的損失,自己現在發掘了他們的實力,那自己就要好好地讓他們發揮出全部的實力。
其實,小袁同學,你還是太年輕了。
別說你要讓他們發揮出全部的實力了。
其實你爹比你更加信任麴義,哪怕他屢戰屢敗都仍然信任他,奈何麴義自己不想走,這才便宜了你。
麴義在袁紹手裡都沒有完全發揮出實力來,更別說你一個小袁同學了。
反正挺不靠譜的。
而且再說了,人家劉備的那些駐守在附近的大將,哪個不比麴義和張頜有排面?
典韋、趙雲、張飛、張遼。
一個個的都挺生猛的。
袁譚這邊還在討論著要如何跟劉備和平友好地互相發展呢。
劉備這邊已經在制定這個冬天過去之後,開春之時,要怎麼最快速度地拿下渤海郡,將完整的冀州掌控在手裡。
渤海郡深入冀州和幽州中心,怎麼可能讓袁譚一直捏著呢。
大侄子,給爺爬,爬得越遠越好。
而冬天對於中原甚至江東地區的影響就不是特別大了,這個時候的其他地方,也是狼煙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