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吧。
在凱旋之後。
大家回來跟毛階交接工作。
因為勝利而給他放了個小長假,讓他好好休息休息。
大家也重新撿起來政務做一做。
不然以後大家都手生了就尷尬了。
還是要適時地溫習一下的。
而交接的時候,毛階還跟陳琛兩個人悄悄地私聊了一會。
陳琛聽著毛階充滿怨念地講過一些他早期的想法。
比如覺得陳琛是放權給自己,讓自己提升實力。
還有什麼覺得自己確實天賦異稟,有才有德,讓陳琛覺得自愧不如什麼的。
以及大家都覺得,陳琛能夠處理好政務,但是卻讓毛階處理,是為了能夠將政務和權力同時分散出去,沒有私心,開明大義。
不愧文官之首。
陳琛認真地點著頭肯定著毛階心中的想法。
但是暗地裡,他覺得自己風評被害了。
不過不得不說,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錯覺,就是毛階的想法了。
而陳琛自己也充滿了怨念。
什麼時候你們這些人就又懂了?
你們又懂了?
我陳琛怎麼就能夠處理好政務了呢?怎麼就到你們嘴裡我就變得那麼牛逼了呢?
陳琛著實想不明白。
自己難道表現得還不夠鹹魚了嗎?
他可不是什麼愛慕虛名的人。
如果不是因為文學系名士的名號有著能夠保命的加成,他其實都懶得去搞文學創作。
或者換個說法,他都懶得用自己的文學創作去博取名聲。
因為在這種動亂的時代裡。
有時候名聲是保命符,但有時候名聲也是催命符。
如今的劉備集團倒還好。
能人輩出,高手如雲。
哪怕陳琛不表現出什麼,還是有人能夠解決問題的。
但是換個想法。
如果哪一天這些人都不在了。
臨危受命的陳琛必須要拿出解決辦法。
大家都對他報以厚望,但是陳琛實際上根本掏不出來什麼寶貝,那豈不是很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