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之前安排出去的天下行商,如今在說到匈奴大戰的時候,將戰況說得異常慘烈。
還有各種添油加醋的。
比如說因為兵力不足,所以八百敢死隊衝陣十萬匈奴騎兵,全軍覆沒。
劉備手下大將被匈奴人追著打了三天三夜什麼的。
劉備被打得不敢野戰,只能龜縮在城內。
最終還是靠著運氣,拼了大半的兵力才將匈奴人拿下的。
大傢伙都在感慨雖然這一站打出了大漢兒郎的風采,但是也可惜劉備手下的幷州兒郎。
據說被打得十不存一了。
明面上來說,確實。
在鮮卑、匈奴之戰結束之後,除了還要繼續向西部那些閒置的地區進行侵蝕的部隊之外,算是多出了很多戰備部隊。
根據徐晃和郭縕的安排,這些部隊都被安置在了各個重要地點,建立起了衛所。
並且也再度徵收新兵。
這些衛所兵,對外暫時不給予編制,都是作為地方農業集體存在的。
由幷州政府對他們進行僱傭,他們平時半訓練半生產,保持一種匿名民兵的狀態。
適合發展農業的地域,衛所就是農民集社。
適合發展畜牧的地域,比如西河牧場周邊的衛所,就是牧民集社。
幷州這次算是真正地將化兵為民,藏兵於民的策略用到極致了。
四郡之地,明面上的部隊只剩下揚武軍、奮勇軍、白馬軍、驍騎軍。
揚武軍由關羽統率,奮勇軍換由徐晃統率,白馬軍由趙雲統率,驍騎軍由張遼統率。
張飛繼續躲山溝溝裡當太行軍的山大王,曹性因為負傷養傷,和典韋重組了劉備的親軍,作為將軍府直隸的部隊。
至於之前的太原新軍,都被打散成了各地的保安。
嗯,這個名字確實是陳琛取的。
保安保持戰鬥力,但是不算入編制,身份是官方僱傭的農民。
這樣幷州,也就是劉備手中的四郡之地,一郡駐有一軍,看起來像雲中和雁門總的就幾千人,西河郡和河套地區的揚武軍人最多近兩萬,太原本地的奮勇軍也就萬餘。
整個幷州看起來整體兵力只有不到五萬人。
實際上真的要打,各地的保安農民們換身衣服提起武器就是即戰力。
馬上組織個十萬大軍也不是很大的問題。
劉備收拾好澆花的器械,他想起了陳琛跟自己形容的很形象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