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焉匆匆地從宮中出來,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侍中董扶正在他府上等著他。
這次劉焉入宮,除了是被劉宏徵召,也是因為有董扶的建議。
其實如果劉宏再不徵召劉焉入宮問問意見的話,劉焉也可能自己就去宮中找劉宏說改州牧制的事情了。
劉焉並不怎麼開心,因為他真的不想去益州。
益州的名聲,劉焉是有了解過的。
因為益州的地理位置,四面環山,幾乎除了主要的交通要道,就沒有別的和外界連線的道路了,而這種阻隔帶來的影響,便是朝廷對於益州的控制力降低了很多。
益州百姓一個個的,都兇悍得很。
別看他們個子不高,但是打起架來不見得比北地的那些漢子要軟。
益州要是沒管好,發生民變的機率課大得多。
而且益州還有許多地方豪強,在蜀中經營了多年,比起交州計程車家,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交州士家還算聽調不聽宣,益州豪強有些連調都不聽了。
並且,益州後部還有著讓人頭疼的蠻族人,南蠻入侵那可是常有的。
“君朗公,不知道情況如何?”
董扶見到了回府的劉焉,有些心急地上前詢問。
對於他來說,他可是押寶押在了劉焉的身上了。
雖然劉焉年齡大了些,但是他出身皇族,乃正統的漢室宗親,並且還有著雄才大略,是一個值得投資的人。
如果他成了一方州牧,那自己就能跟著他走,當他身邊的第一幕僚。
董扶是個聰明人。
他如今雖然是朝廷的侍中,食祿兩千石。
但是這個位置,並不算穩固,這在朝中也只是一個有點存在感的職位。
但是如今這洛陽城中的氣氛已經有些不對了,一旦發生兵變,那他這個侍中,又能頂什麼用呢?
官職都是虛的。
與其留在洛陽擔驚受怕,不如跟著劉焉找一個安身立命之處,在一個地方當老大的感覺,可比現在好多了。
“可別提了。”
劉焉擺了擺手,垂頭喪氣。
他可不覺得自己單槍匹馬的,能夠在益州做成什麼事情。
一想想益州那邊的情況,劉焉心裡就在打退堂鼓。
他已經在考慮能不能直接跟劉宏告老還鄉去?
“州牧制倒是同意了,但是想去的交州成了益州,益州那地方,那......”
劉焉一時語塞,也不知道說什麼好,只是不斷地嘆氣著。
“益州好啊!”
董扶心思活泛,他看劉焉這樣子,就知道劉焉還在猶豫。
對於他來說,益州可就是好去處了。
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