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把叔父葬在了雁門關邊上,讓他繼續能在地裡看著雁門關。
“張遼聽旨。”
“雁門關戍將張通,字明達,世代固守雁門,中平二年秋,鮮卑寇關,親八百邊軍,戰死方休,今上知曉其族功績,明其數十年奮勇,封馬邑侯,追贈諡號威烈,蠻夷率服曰威,戎業有光曰烈。”
當事人在,蔣亮便開啟了詔書,開始公佈詔書的內容。
詔書的內容不長。
但是卻重重地撞擊在了張遼的心上。
他從來沒有想過叔父能夠獲得追贈諡號和封侯,這不僅是他,也是他叔父也沒有想過的。
雖然說一入將門,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哪個從軍的男兒沒有想過封侯拜相之事?
張通年輕時也想過。
但是從雁門關十年沒有拿到關核補給的時候開始,他便已經絕望了。
他對於那些其他的就不再保有奢望,他選擇陪伴雁門關終老。
而且之前劉備集團的整體封賞都已經給下來過了。
並沒有帶上張通的封賞。
所以張遼更沒有往這方面想,沒想到這次竟然單獨來了一波追封。
張遼是個明白人。
這和劉宏沒有什麼關係。
這是劉備和陳琛他們爭取來的,而這種榮譽,雖然從代價上來看並不成正比,但是其所帶來的影響,是極大的。
張遼單膝跪地,接過詔書。
埋下了頭。
“臣張遼,替叔父謝過陛下,謝過大漢。”
蔣亮將詔書遞給他,讓(shēn邊的隨從把一應東西交給了張遼,便告退。
臨走時,陳琛讓他拉了點東西回洛陽。
“文遠,你這是怎麼了。”
徐晃有些詫異地看著淚流滿面的張遼,不知道自己這個小老弟怎麼了。
他覺得這是欣慰的事,而張叔父馬革裹屍,戰死沙場,已經過去許久,也該放下,或者也應該化作動力繼續前進,為何又是淚流滿面。
“沒事,眼裡進了沙子罷了。”
“這裡沒有沙子。”
陳琛突然插嘴。
“那眼裡進了雪。”
“雪飄不進來。”
“先生!”
張遼被陳琛一本正經的插嘴給整得哭笑不得,乾脆利落地抹了抹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