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雍把目光瞄向了那些今年在鮮卑入侵初期,運勢不好丟了貨物的商人。
雖然鮮卑入侵幽州很快就被公孫瓚清剿了。
但是還是有許多在將貨物運往遼東的商人有大量的損失,並且其中幾個,甚至直接斷掉了關係網,如果想要繼續和遼東那邊做生意,得重新尋找合作伙伴。
因為他們之前的合作伙伴,死在了鮮卑人的刀下了。
這些富商並不缺錢,他們只是害怕缺少繼續賺錢的路子。
而簡雍瞄上的,就是那幾個做生意公道合理,為人還算可靠的富商,他們剛剛斷了繼續走遼東的路子,或許會對新興的太原心動。
簡雍統一的說辭。
並不是許諾什麼。
因為雖然之前和劉備的書信來往知道了太原的需求,和太原所擁有的。
他也只是能夠將客觀的事(qíng合理分析,讓這些富商覺得。
誒,去幷州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他不能輕易地許諾出什麼一定能夠給他們什麼東西賣什麼的。
畢竟如今天下經濟不景氣也是(tǐng重要的原因。
能不能賣出去,都不少說。
但是簡雍的技能裡,有一個技能,就是“能說會道”,能夠小幅度提高對方對自己所說的話的認可度和執行度。
這次遊說富商,他就用上了。
太原比涿郡離司隸地區更近,南接上黨、河東,兩個富饒的大郡。
而東面還有著更加富有的冀州在。
可以說太原除了因為沒有什麼好北上的,所以大家平時不往那邊走這一缺點,其他的分析起來都不錯。
至於外界人流量少
那涿郡和太原郡有什麼很大的區別嗎?
或許人家四大豪商不會選擇去太原,但是他們這些邊境小富商,有什麼好拒絕的呢?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同意簡雍的觀點。
一者是這些富商大多在涿郡有置辦產業,多少也還有些人脈,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去賭一把的,而且還是遠赴千里之外地賭一把。
二者是有些人虧本並不是虧到承受不起的程度,其實和第一個原因想類似,但是第二類人主要不願意離開故土,想繼續當個土地主,本土豪商。
遊說了十數家富商,簡雍最後只說動了三家準備隨他前往太原的。
這三家都是看中了太原的馬匹生意。
要知道大家都是做生意的,訊息不會不靈通。
他們多少都有聽說到冀州那邊這段時間經常有來自幷州流出的好馬。
那個批次的好馬,還是源源不斷的,能賣出的好價錢。
他們只要賺個辛苦錢,都能夠賺得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