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角的獻祭是掩蓋不住的,畢竟他所引動的天地異象,實在浩大。
黑雲壓城,電閃雷鳴。
如同上天震怒一般,廣宗城風雲驟變。
無數驚雷同時響起,就連數十里外的皇甫嵩都被驚動了。
此時此刻,還在這片土地,這個隨時會爆發戰爭的戰場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廣宗城的動靜所吸引。
而皇甫嵩也出了自己的軍帳,靜靜地看著廣宗方向的風雲變幻。
他是個聰明人,不難猜出這個動靜也就只有張角能夠引得出來,甚至他都大概猜到了張角的情況了。
根據這段時間安排過去安插在黃巾軍中的探子回報,雖然見不到張角,但是總總跡象都表明著張角的身體情況可能不是很好,整個廣宗城的備戰氣氛很緊張。
各種安排似乎都透露出底氣不足的樣子。
而在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可以憑空得來的,等價交換才是最終法則。
皇甫嵩並非不懂張角的想法。
雖然和張角素未謀面,但是精於戰略的皇甫嵩還是讓人蒐集了張角這麼多年來的事蹟,原本是想要分析張角的行事習慣,但是他卻發現。
如果拋開自己的敵對立場,張角前十幾年的事蹟,可謂是當世聖人。
而之後的那些舉動,行為,皇甫嵩慢慢地品讀,慢慢地理解,他大概瞭解了張角這個人。
此人雖反,但拳拳之心在民。
朝著廣宗城的方向,皇甫嵩輕輕地抱拳行了個禮,這是對一個時代英雄人物的敬意。
但是他絕對不會因此停下自己進攻的步伐。
因為理智告訴他,哪怕從感性上去感受張角的真摯之意,屬實真切,但是他的意識告訴他。
張角如此行事,卻是錯的!
“你所秉持的赤子之心,是錯的啊!”
輕聲地感慨了一聲,皇甫嵩轉身進了軍帳。
哪怕張角自己所站的大義有多麼的高尚,也不管張角的初心到底是改朝換代,還是真正的為民起義。
終究擺脫不了一個事實。
那就是黃巾起義,對於整個大漢,所造成的傷害太大了!
哪怕確實應該重症下猛藥,也不應該是這種下法!
他張角可曾看到,多少蟄伏山林之中的兇狠山賊,跟著打起了黃巾軍的旗號,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他張角可曾看到,多少原本淳樸善良的平民百姓,在黃巾軍中掌握了生殺大權之後,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心性變化?
他張角可曾看到,他讓多少人家破人亡,無處可逃?
哪怕本心無錯,所致天下生靈塗炭,那也只能是錯的!
如今的大漢雖然腐朽難修,但是並非病入膏肓,為何不能等待治世之才去慢慢調整,革除弊病,修正新政?
他張角的騎士精神他很佩服,但是那並不是真正對這個國度,對這片土地的善良。
那只是他對於自己本心的善良而已!
張角根本不懂得權力和利益對一個人的改造。
退一萬步講,皇甫嵩都沒有辦法想象如果張角成功起事之後,能靠誰去治理國家,能靠誰去治理天下?終究還不是讓百姓受苦而已?
皇甫嵩自認可能沒有張角這種一心為公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