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者公司又要釋出新產品了你們知道嗎?”
“什麼?又有什麼新火箭嗎?或者是真正的空天飛機研究出來了?”
“臥槽,不會是太空飛船研究出來了吧?之前我就聽說他們在研究真正的太空飛船,是在無人火星探測飛船的基礎上研究出來的上百噸載人火星飛船!”
“不是,不是,這次不是領航者航天公司的新產品,而是領航者科技公司的新產品,剛才他們官網上發了一張黑色的剪影圖片。”
“領航者科技公司嗎?沒怎麼注意,我只關注領航者航天的動態,畢竟領航者公司最牛皮的技術還是做航天裝置,希望他們不要走歪路,專精航天就很好了。”
“我也這麼覺得,不過他上邊說技術來源於航天專案。”
“嗷,你不早說,你一說這個我就來精神了,我這就去康康。”
一天早晨,類似這樣的對話很快在全世界散播開了,畢竟領航者公司現在熱度居高不下,牽動著全世界的心,一有什麼風吹草動,馬上全世界就知道了。
剛才就是這樣,領航者科技釋出了一張新圖片,有關注比較密切的馬上就知道了,然後等集團各公司在各社交平臺上都轉發之後,所有人就都知道了。
圖片上的資訊不多,只有一個日期和地點,現在已經開始邀請媒體記者和嘉賓了,收到邀請函的按時到達領航者集團的新聞釋出中心就可以了。
不過這些不重要,任何一個釋出會都有這個流程,重點是要釋出的東西。
圖片上最顯眼的就是一個黑色剪影,看起來圓不圓方不方,而且沒有具體資料,不知道大小,唯一的提示就是曾用於航天工程。
這範圍可就大了去了,怎麼猜?
人們為什麼不太在意領航者科技,就是因為它現在名下所有的“產品”都是從領航者航天分出來的,還是那種非常直接的分。
開啟領航者科技公司的網路主頁,找到產品頁面看看,從頭到尾全都是航天裝置上的零件和最後攢成的完全體。
就相當於是把原先的研發部門分了出來,成立了科技公司。
今天又是這樣,在很多人看來“曾用於航天工程”就給這個新產品定了性。
不過人們翻了翻科技公司的主頁發現情況不對,因為新產品並沒有跟之前的產品放在一個分類裡,而是單獨分出了一個新分類。
直接為新產品開新分類?
不是航天裝置了?
“臥槽,難道真是什麼新玩意?”
“領航者竟然不出航天裝置了,爺青結!”
“這方不方圓不圓的造型,難道是航天材料的帳篷?你們看那個剪影,那種用支撐撐起來的造型,突起的地方就是開啟的窗戶吧?”
“哎,一旦接受了這種設定,好像還真像!”
“也有可能是充氣帳篷,不是說曾用於航天工程嗎?會不會跟充氣空間站一樣,一種在火星、月球和地球都能用的充氣帳篷?”
“不會吧,沒看到之前的產品有充氣帳篷啊,按理說有這樣的技術不是應該先用到太空計劃上嗎?怎麼可能先出地球上用的帳篷?”
“就是,地球這邊先出的話,都不好意思叫太空科技帳篷,你要是先在太空搞一個,到時候就可以說‘這和太空裡那個充氣艙用的是一樣的技術’,這樣才唬人。”
這是一般人的想法,尤其是那些沒有進入過太空的人,他們不會知道,這玩意其實就是個頭盔的剪影。
而那些去過太空的人,他們最初看到這個剪影的時候也有點一疑惑,只是他們會想很多東西,然後互相對照。
跟一般人比起來,他們顯然是“更瞭解”領航者的,畢竟他們乘坐領航者的飛行器去過太空,有的人還在星空客棧裡玩過一天。
還因為買了票,他們會在領航者航天公司內部待一天,檢查、看學習影片、實際訓練的時候會在一些部門轉一轉,看到的東西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