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前一波登月潮已經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候還是美瑞肯和老毛子爭霸的時候,自從發現登月這事沒多大好處之後,人類就不再登月了。
或者說美瑞肯不需要再用登月這件事來增加自己的影響力和炫耀實力了。
畢竟最初的載人登月對於大部分人類說意義確實不大。
甚至對於美瑞肯高層來說也是一樣,只要拿下第一次就可以了,之後的幾次明顯屬於“虧本”的範疇。
主要是當時的對手不爭氣,太空競賽前期美瑞肯被壓著打,結果老毛子到載人登月的時候卡住了,後來美瑞肯一飛沖天,老毛子到死也沒載人登上月球。
對手不登月了,就相當於放棄了,那美瑞肯再在登月專案上花錢就屬於大傻子了,所以雙方開啟新戰場,在空間站領域又打了起來。
登月的事自然就拋之腦後了。
只不過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月球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了。
先不說越來越接近成功的核聚變專案,月球上有大量的無汙染核聚變燃料,足夠人類用到死了。
為了這個,月球也輪到佔地盤的時候了。
更別說這裡邊還有外星人的事。
外星人目前是老實的待在火星,但是誰又能說清它們有沒有召喚艦隊呢?
真要打起星際大戰了,月球這個圍繞地球旋轉的衛星可就是戰略要地了。
要是可以在月球上建起軍事設施,那絕對可以成為人類抵抗外星人的橋頭堡。
甚至對內,也是一個絕對牛批的軍事堡壘。
掌控了它就相當於掌控了現代戰爭的制空權。
最初的時候,兩國的載人登月計劃就包含了這個目的,只是以當時的技術來說上去就不容易,更別說在上邊搞建設了,而且月球用宇宙尺度說起來離得近,但以人類的視角來說還是太遠了。
來回一次好幾天,對於一直講“快速打擊”的人類來說幾小時打遍全球的戰略都嫌時間長,那月球基地的軍事行動時間就是長的不能忍。
只不過幾十年沒關心月球,而且也不想再花100億辦成1個億的事了,那麼當初那種粗糙的火箭和同樣粗糙的登月裝置肯定不能用了,但是重新設計製造更廉價的火箭和登月裝置就需要時間。
好在這時候私人航天勢力登場了,比以前的情況好了很多,於是就有了國家隊出錢,然後各個私人航天公司搶訂單的現象。
漸漸的,就有了目前的局勢。
目前全世界新型的登月裝置有好幾個,不過毛子、歐羅巴和孔雀國的裝置還在設計階段,目前最多的就是PPT,真正已經再製造的是美瑞肯那邊的三個和天夏的一個。
天夏這邊自然是領航者的“奔月號”登月飛船。
這四款飛船裡,網友們最看好的是領航者和太空叉的。
因為一般網友們是最看臉和最喜新厭舊的團體。
美瑞肯另外兩個登月裝置看起來成功率很高,因為它們的本質跟幾十年登月用的裝置沒多大區別,雖說技術肯定有升級,但是就外形來說,還是極致的實用主義。
典型的“違章建築”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