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領航者的“遠航號”火箭準時首飛,載著人類第一艘無人探測飛船,飛向了遙遠的火星。
“遠航號”超重型運載火箭的首飛很成功,型號相同的兩枚助推火箭和一枚芯級火箭全部回收成功,降落在了領航者公司用商船改裝而成的回收船上。
為了這一型號的超重火箭,領航者公司做了相當多的工作,除了還未完工的近赤道發射場和專用的火箭運輸船,其他的都準備差不多了。
而火箭運輸船暫時可以用國家隊的,所以只剩臨近赤道的那座航天發射場了。
根據計劃,那座發射場的施工進度很不錯,估計在明年天夏載人登月之前可以投入使用。
不過投入使用了也不會在他的發射場發射天夏首枚載人登月飛船,那是國家隊的專利,尤其是帶了“首次”這個詞,他可不打算逞什麼“英雄”。
“遠航號”的一級和同型號助推器回收成功,並且當天還完成了一個壯舉,那就是首次二級火箭的成功回收。
當二級火箭關機脫離之後,它就按照預定軌道墜落了下去,等到達預定位置之後,充氣熱盾就張開了。
當它順利濺落到預定海域時,這個壯舉就產生了。
人類第一面充氣熱盾從太空軌道成功降落!
還是“載貨”的那種,不是某種測試。
之前國際上有類似的測試,但不管哪個國家都沒有成功過。
從軌道上直接往下扔,失敗了。
在亞軌道往下扔,也敗多成少。
這就是領航者公司這次任務之前的其他國測試成績。
外界知道這次發射任務,領航者公司對火箭的測試很少,他們認為領航者非常趕時間,這次的成功存在僥倖。
下一次或許就不會這麼成功了。
缺少測試就貿然發射,以後的“重大事故”會教領航者該怎麼遵守嚴格的測試製度。
但是隻有領航者內部的工程師們才知道唐超又成功了。
領航者公司的技術已經先進到可以省略很多測試環節的地步了。
不是他們太傲慢,而是因為他們的技術確實到這個階段,如果不那麼做,就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和時間浪費。
與“遠航號”火箭一樣成功的,就是人類第一艘無人探測飛船了。
32噸的大傢伙飛往火星,這絕對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火星探測裝置,當它展開太陽翼,並點燃先進離子發動機陣列的時候,兩座空間站的站員清晰的看到了飛船噴射的藍色羽流,並且用攝像機把這壯觀的一幕記錄了下來。
地球上也有人記錄下了這一幕,只不過他們使用的是天文望遠鏡,記錄下來的景象並不算多清晰。
不過這也足夠讓人們感覺震驚了。
當然,更震驚的還在後邊,當兩座空間站上拍攝的影片經過宇航局稽核之後,他們就把影片放了出來。
那清晰度、那噴射羽流、那科幻感十足的藍光,絕了!
啊,我好了!
事實上是天夏這邊先放出來的,畢竟這對於天夏來說是長臉的事。
本來美瑞肯宇航局那邊也沒問題了,但是現在政府方面介入了很多事情,所以政府方面也看到了,結果就是他們並不想給天夏做宣傳。
哪怕他們在各種公共場合說過:“外星人來了,我們應該共同合作。”
但是公共場合是公共場合,私下是私下,美瑞肯絕對不想天夏好,也不想替天夏搞宣傳。
可等天夏把影片和高畫質影象放出來之後,如果他們不放,倒顯得他們小氣了,這在輿論宣傳中很不利,論宣傳,美瑞肯可是高手中的高手。
所以他們緊接著就把自己這邊拍攝的影片和影象放了出來,並且還配上了專業人士的解說,表明這艘飛船的動力系統……還不錯。
嗯,這是美瑞肯最後的矜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