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行動都不能“一莽了之”。
如果想要達到最好的效果,那麼周密的計劃和預案是必不可少的。
而想要制定周密計劃,那就要先收集情報,情報收集完畢之後還需要專業人士進行分析,有很多步驟要進行。
會議室的這些人就是來做這些的,他們來自不同領域,比如就有各種分析專家圍繞著唐超的資料進行分析。
小趙把目前能找到的資料都給了他們,包括唐超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習成績、老師的期末評語、發的朋友圈、朋友的評論、社會關係等等,讓他們在那分析。
分析專家們還登陸畢站,觀看他的投稿作品、專欄、收藏,以及關注的其他UP主等等。
他們發現唐超的想象力確實豐富,本來一個造火箭的遊戲,愣給他玩成了“甚至可以造火箭”的遊戲。
除了火箭、空間站、星球探索等原遊戲玩法之外,汽車、飛機、無人機、坦克、快遞、軍艦、太空戰艦等等,都玩的有模有樣。
雖然只有一萬兩千多粉,但是影片的平均播放量竟然能達到一萬五,最高的一個都破十萬了。
就是看動態,有點吐槽自己的電腦效能,好幾次在製作超高難度的影片時,都說隱約聞到了顯示卡的香氣,一直想換一臺更高效能的主機。
後來終於升級了,還承諾整一個好活。
而且作為本職專業,他的動畫製作能力也很強,一些自制的2D、3D小短片評論都不錯,畫的插畫也有很多人看。
他們還發現唐超的動手能力也挺強,有些玩具、模型製作的甚至可以和電影道具相媲美。
遊戲相關和本職相關,都是他的投稿作品,而他的關注和收藏就涉及到大量科技區影片和文章了,民用的、軍用的、軍民融合的,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裡遊的,都有興趣。
他最近收藏的一個影片就是有關航天技術的,是七月份即將發射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模擬動畫科普影片。
由此可見,唐超確實非常關注國內、國際的航天事業,但是要說能從哪裡看出他或他所在的團隊擁有超過國內航天集團的實力,那是一點也沒有。
要說對方的技術來自對面的美瑞肯航空航天局,也基本可以排除了。
要論航天科技,那對面確實厲害,畢竟發展時間和資金投入在哪擺著。
甚至在特殊時期,對面的宇航局還揹負著國家責任,被國家瘋狂砸錢扶持。
但是要說對面的長征九號相關研究進度比國內快,這……
想啥呢,對面根本不研究這個。
一直在跟SLS火箭死磕。
幾個知名的私人航天公司也不可能,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未來目標,天天忙的跟陀螺一樣,不可能有那閒工夫為長征九號獻計獻策。
現在看唐超傳送的這些郵件,裡邊的資料絕對沒問題,確實是有關長征九號各個系統的,而且跟各個研究院走的研究路線非常相似,看起來就像……
就像各個研究院幾年後的研究或改進升級成果!
這就怪了,除了有明確任務和目標的各個研究院在研究長征九號,國內誰還有這種……閒情逸致。
反正國內的幾個私人小航天公司肯定沒能力,他們研究小火箭的資金和技術都不充裕。
那國外呢?
分析專家們想象某個畫面:某人不計虧損,年年投入數以億計的資金,在國外建立科研中心,在世界航天領域默默無聞,夜以繼日的研究著“長征九號”,為的就是比“真長征九號”先研究出來,然後把研究成果展示給國內的專家看,好顯示自己很牛批?
分析專家們共同打了一個哆嗦,哪有這種人?
如果有,請給國家來一沓。
咳。
別說,還真不一定,只不過情況可能和分析專家們想的不一樣。
…………
真定市,三環某物流中心,某倉庫。
凌晨1點,晴,滿天繁星。
“呼~可算是運完了,嘖,看起來還真有牌面。”
唐超摘掉手上的勞保手套往旁邊一扔,環視四周,看著自己的傑作,臉上露出的滿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