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唐超跟幾個大老爺們一塊進了一個秘密網路房間。
這些大老爺們不是別人,就是今天會議結束時遇到的那六個私人航天公司的老闆。
正好,六個公司兩兩一組,造火箭的、造新型太空梭的、造太空居住裝置的,齊了。
都是各自領域最厲害的兩個公司。
看著六位國際私人航天領域知名的牛人,唐超想起一句話。
“網路一線牽,珍惜這段緣。”
之所以想到了這個,是因為他要忽悠這幾個人了。
唐超在看他們,他們也在看唐超,相對於他們,唐超可謂是年輕到了極點。
不到二十四歲的年齡,就已經跟他們站在同一高度了,以後估計更了不得。
最後還是太空叉的馬一龍先打破了平靜,開口說道:“我們趕快開始吧,這次秘密會議的時間不能持續太長,時間越長,被發現的可能就越大。”
聽他說完,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唐超身上,因為這次會議主要就是唐超引起的。
見所有人都看向自己,唐超也不廢話,直接說道:“那好,我就直說了,在座的各位都是私人航天領域的佼佼者,我也不用天夏人慣用的自謙了,在天夏私人航天領域,星際領航者就最強的。”
“只不過,諸位有沒有發現,我們作為行業佼佼者,其實也賺不了多少錢?”
隨著唐超的話說完,所有人都沉默了,因為他說的是事實。
別看各種分析都說未來商業航天幾千億、幾萬億的規模,可他們都明白,那是以後,而且跟核聚變永遠的“50年之後”一樣,商業航天市場幾萬億的規模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年。
反正就目前來看,每年的商業航天市場連五十億美元都沒有。
而且就這點錢,他們幾個大公司不僅要互搶,還要忍受小公司來盤子裡拿飯吃的情況。
他們的規模太大,搞得產品也大,但是隨著衛星越做越小,如果客戶只發射一顆微型衛星,那就不需要大火箭,越小的火箭越好,因為便宜。
而且小火箭還靈活,今天下單,明天就能發射,越大的火箭越需要等待,甚至還要“拼車”,等的時間更久。
那簡直沒天理,本大爺都給錢了,為什麼要受這種罪?
以前只有一兩傢俬人航天的時候他們沒得選,只能乖乖排隊,可現在私人航天越來越多,最開始做的都是小火箭,客戶果斷的換了發射商。
誰服務好,誰便宜,就找誰。
所以別看這些公司的科技水平越來越高,可訂單卻越來越少,能指望的只有官方航天任務的超級大單。
而且先不說官方的大單也不多,就是有,他們的裝置也不行,他們的技術水平事高了,但也沒那麼高,這畢竟是航天科技,是一個需要巨量積累的產業。
現在碰到了唐超,他們正在攻克的技術唐超都有,哪怕沒有直接能用的,也有類似可代替的,只要他們拿到了這些技術,他們馬上就可以去競爭官方大單。
但是他們又想到,官方的經費就那麼多,專案就那麼幾個,哪怕包攬下來,他們也吃不了幾年飽飯。
聊到這裡,幾個人的嘴就關不住了,說了很多業界秘密,私人航天產業看起來風光,可裡邊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聽得唐超直呼過癮。
不過這次交易必須完成,要不然怎麼讓他們給自己打工?
所以他說道:“你們應該都發現了吧,當天夏宣佈了長征九號計劃之後,美瑞肯馬上給SLS火箭專案投了十幾億美元,這代表什麼,不用我說吧?”
“大家可以想一想,幾十年前的太空競賽時期,美瑞肯每年的航天經費是多少,而現在,是多少?”
這個問題,直接點亮了所有人的大腦。
沒錯,現在美瑞肯的航天經費一年200多億,是全世界最多的,可相比於那個瘋狂的年代,連個零頭都比不上。
那個年代,有時候航天經費比軍費都多,不過那時候的航天經費可能真是在當軍費使用,畢竟兩方的目的都不單純。
發射一枚土星五號就相當於扔掉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是真扔,因為那時候沒有回收能力。
現在每年的軍費幾千億美元,如果航天經費達到這種級別,那之前分析的“商業航天市場幾千億美元”就不是一個憧憬了,而是一塊擺在他們面前的大蛋糕!
幾千億,他們幾個公司平分都夠一個公司一千億了。
想到這裡,幾個老闆的呼吸都重了。
其中馬一龍最激動,有一千億美元,他的火星計劃就可以加速加速再加速了,別說以後死在火星上,就是過幾年去火星辦公都成了!
“唐先生,你是說……我們如果想大賺一筆,就要想辦法重新挑起太空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