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是郭子儀,是我最喜歡的將領之一!”康熙帝玄燁大笑著說道。
“哈哈哈!是郭子儀,是皇爺爺和我最喜歡的將領之一!”這是乾隆帝說的。
郭子儀這個名字一出來的時候,明太祖朱元璋是著實被嚇了一跳。
因為他的岳父名叫郭子興,跟郭子儀也就一個字的差別!
【安史之亂,相信唐朝之後的人們都聽過。
他是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這場戰亂可以說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也是大唐走向滅亡的關鍵節點。
在這場重傷大唐元氣的戰爭裡,有一個人不得不鄭重介紹,而他也是我們今天影片的主角——郭子儀。】
【郭子儀,字子儀(他的名和字確實是一樣的,唐朝中興名將,以年老之身,在安史之亂中力攬狂潮,保衛了國家的安寧,大唐因有他而獲得多於二十年的安寧。
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最終在八十四歲的高齡時才告別沙場。
他經歷七位皇帝,於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為將,前後共六十餘年,是當之無愧的傳奇!】
【則天順聖皇后神功元年(公元697年),郭子儀出身官僚家庭,父親郭敬之,文武雙全,為人正直,官至刺史等職。
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中,郭子儀自小就嚴於律己,不但接受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正統思想,而且特別愛讀兵書,並勤練武功,非常刻苦。
而他的這些愛好和習慣,都對他日後的性格、眼界和學識等有著莫大的影響。】
【武則天執政時期,十分重視人才的選拔。
她在原來科舉制的基礎上創設武舉制,來選拔軍事上的人才,而武舉的創設,也恰好為郭子儀開啟一條步入軍界的道路。】
【唐朝的武舉制除了刀槍劍戟騎馬舉重外,還要考核身形和言語。
郭子儀相貌秀傑、身手矯健,於開元年間一路過關斬將,奪得武狀元。
在步入仕途的前十年,他在京城任職,青年時期的郭子儀便正好處在唐玄宗打造的“開元盛世”之下。
在開元這一時期,社會經濟穩步發展,國力強盛。
但唐朝國內雖然相對穩定,可邊境戰爭卻有增無減。
郭子儀則長期在瘴氣縱橫的嶺南,擔任中下級軍官。】
對於這個帥得一塌糊塗,又十分能打的人,李隆基還是比較有印象,只是他沒想到,這個被自己派去邊境歷練的年輕人,日後竟然會有如此大的出息!
不過在經過最初的激動後,李隆基卻很快冷靜了下來:“沒有邊境的艱苦歷練,或許就沒有日後的郭子儀了.既然他已經去了嶺南,那就讓他先待一段時間,好好磨礪磨礪算了”
【開元十五年以後,郭子儀踏上了漫長的戍邊旅程。
他先是在北疆任職,擔任朔方鎮節度副使。
在近四十年的戍邊生涯中,郭子儀供職時間最長的地方是朔方鎮。
朔方鎮是唐前期北疆第一重鎮。在李唐王朝的邊防部署中,擔負著抵禦突厥、回紇等北方遊牧民族向南侵擾,保衛關中和京城長安的重要任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