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清這才看向卿子然,示意他繼續說。
卿子然指了一下也正在抓藥的藥童,笑道:
“你看這個抓藥,他得在那個位置抓藥抓七八年,才能跟在坐診的大夫身後看,
看個三四年,好的師父或許能讓你學著摸脈了,
不好的師父得拖個七八年呢,
摸脈之後才開始學習,不學個十幾年是不可能出師的。”
“這麼久?”
木清想到現代醫學,以為撐死了學個十年呢。
卿子然點了點頭:“不然呢,醫術這種東西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父,
除非是自家人,外人想要學也很難從別人手上學到真正的精髓。”
木清這會兒聽著也忍不住嘆氣了,不得不承認卿子然說得挺有道理。
這個時代就是講究這些的,應該鮮少有人能夠毫無保留的將自己傳承的東西教給外人的。
“不對啊,那你怎麼這麼年輕就被稱作神醫了?”
木清上下打量著卿子然,眼中都是質疑。
卿子然翻了個白眼,直接說道:
“天賦也是很重要的!況且我從小就學習醫術,
我的人生中除了吃喝就是學醫,別人啟蒙都是《千字文》,我豈蒙是《百草經》。”
這世上有天才,可是天才不努力也會泯然於眾,只有努力的天才最後才能眾望所歸。
百里辰冷笑一聲,安慰木清:
“別信他,他學醫的時候抓藥也抓了三四年。”
木清笑了起來,看來這一點上還是有共通的,神醫也跑不了抓藥的命!
“抓藥怎麼了!抓藥也是挺好!”
卿子然叉著腰一副要和百里辰理論的樣子。
百里辰微微低頭哄著木清,繼續說道:
“他小時候抓藥偷懶,被他師父追著打,他不服氣,去挖他師父種的藥材,結果被罰去思過一個月。”
木清不敢相信的看著卿子然,沒想到還有這種黑歷史啊!
卿子然臉紅了起來,不服氣的說道:“小時候的事兒,誰還沒做錯過事兒!”
雖然是這個道理,不過木清還是想笑。
等木清笑完了,又開始發愁了:
“只有這麼一個醫館,要是病人多的時候能看得過來嗎?”
她和百里辰都想建設好中州這個地方,現在吃的不著急。
等番薯推廣之後大家肯定會開始種植,等大家都吃飽了就可以開始勸他們多讀書了。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目前看來還是大夫最重要。
人吃五穀雜糧,誰能不生病?
就這麼兩個大夫顯然是不夠的。
“那沒辦法了,要不然你去別的地方叫兩個大夫過來?”卿子然笑著提議。
木清白了他一眼,這個想法很好,可是有點不現實。
這家醫館聽百里辰說是世代都在這兒的,中州窮,沒有大夫願意來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