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你這般說,老和尚還真險些冤枉了那個少年了。”苦難道。
吳羽吟自幼便聰慧縝密,聽聞種羽和苦難將事情敘述一便,內心稍作揣測,便有個大概的思路了。
聯絡上苦性大師的叛門,推測便更為順理成章。
五毒教可能也已然受了朝廷的招撫,此番冒險出手殺害苦禪大師,想必也是為了促成佛宗的變端,若是苦禪大師安然回到歸元寺,扶陽真人等人絕不敢出手。
再者,有苦禪大師活著,即便是使陰招加害苦難方丈,苦性也難以執掌整個佛宗,順其位也理應是苦禪大師任方丈主持。
“如此推測,倒是合情合理。”苦難點頭表示贊同。
“我料想,如今鬥氣界此起彼伏,打破整個鬥氣界的安寧,幕後極可能是胡元朝廷所為。”吳羽吟道,“如今胡元異族統御華夏近二十年矣,各地反抗異族的義勇之士,盡皆被鎮壓。政局看似穩定之下,朝廷豈能讓鬥氣各宗派有團結一氣,造成威脅?”
“依你這麼說,看來鬥氣界恐是要遭逢大劫了。”苦難應道。
“我也只是推測。”吳羽吟道,“鬥氣立足華夏數千年,絕非政權那般容易撼動的。不過一場強者生存的殺鬥,怕是免不了的。”
“阿彌陀佛。”苦難念道。
吳羽吟的推測,完全正確,但凡是開朝的君主帝王,大都是英傑雄主。
胡元異族興起與北地草原部落,天可汗十八人起兵,用時十五年,方統一草原各族部落。當時華夏政權趙王朝已是搖搖欲墜,不得已聯合天可汗,一舉攻伐滅了東夏王朝,哪成想滅夏之戰裡,胡元部落一舉崛起,軍事力量達到了頂峰。
後天可汗薨,其子拖壩在諸王子中得以上位,不過兵戎相爭之下,胡元部落也分裂成胡元王朝,琴察王朝,伊爾汗國。
拖壩並非天可汗的嫡系長子,所以遭受其他王朝的蔑視排擠。
僅登位五年的胡元大可汗,便在胡元異族的征伐中,暴病而亡了。
後拖壩嫡子胡烈,其雄心偉略深具天可汗的遺脈,立改胡元異族先內部統一的戰略,將重心放在征伐華夏之地上。
華夏王朝地域廣闊,人脈興盛,完全可以彌補草原上供給的不足。只若拿下華夏趙王朝,便不懼草原其他三部落的聯合排擠了。
依靠強悍的遊牧民族軍事戰鬥力,一舉摧毀了奢華腐靡趙王朝。
當逐漸平復各地華夏族的反抗後,政局逐漸安穩之際,胡烈發現華夏族裡各門宗的鬥氣力量,其能量一旦爆發,足可撼動胡元王朝的根基。
為王朝長久計,必須在華夏族人鬥氣力量爆發之前,想辦法將其分散,歸攏,打壓,消滅。
“你是說,這少年百毒不侵?”苦難眼神驚異,“難怪苦禪師弟中了五毒教的毒,他卻沒事。”
“的確如此。”吳羽吟道,“佛宗天下名剎,苦難大師見多識廣,想必能夠瞧出些端倪。”
種羽立在一旁,這才明白原來自己居然百毒不侵。
難怪在邊陲小肆,種家坡都未遭到曼陀門的毒手,難道黃素雲也對自己下過毒,只因自己百毒不侵,才令她後來改變了策略?
若不是如此,果真已遭了黃素雲的毒手了?
一想到這裡,種羽心裡覺得莫名的痠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