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城,那真的就是一座城,絕非電影中的幾個簡單場景就能概述的。
就拿陳義所在的杭州一號地下城來說,在這裡,一座正常的城市該有的一切都不缺,交通,供水,供電,商業,住宅,工業,娛樂,治安,後勤,醫藥……
總之一句話,這就是一座真正的城市。
不過這座城市卻是立體的,可以參考曾經的火鍋城,兩者不同之處在於一個在地上一個在地下。
陳義如今居住的家距離他就讀的學習不遠,步行的話,哪怕慢一點也就半個小時的路程,但他卻選擇了坐公交。
並非他懶,連幾步路都懶得走,只是他實在是對地下城的交通比較好奇。
之前嘛,畢竟是初來乍到,如今他對以後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模糊概念,自然是要真正的融入到流浪地球的大環境中去的。
這不,他藉著上學這段路的機會,想要更多的瞭解一下自己所處的環境。
地下城有是有公路的,但最寬也就雙向四車道而已,很多地方都只是雙向單車道,路上有腳踏車電瓶車摩托車乃至小汽車這樣的私家車來往穿梭,也有計程車和公交車這樣的營業性質車輛執行。
還是那句話,這裡除了是處於地下之外,和以往的城市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用流浪地球每個人都有的身份卡就能刷卡搭乘公交車,票價還不貴,只需五毛錢就可以從始發站到達終點站,當然,中途上車中途下車也是五毛錢。
坐在公交車上,陳義透過車窗看什麼都好奇,縱然他腦海中有著十多年的真實生活記憶且還融入了本能,但他以如今的角度去看四周,卻又是一種格外新奇的體驗。
陳義並未在記憶中得知這個地下城到底有多大,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地下城實際上每一天都在變大,不可能是憑空變大,只是有很多人在城市邊上擴建而已。
正常情況下,地下城大部分地方的一層是二十米高,加之燈火通明,習慣之後這樣的高度並不會給人造成太大的壓抑感。
但在前往學校的這段路上,陳義卻是看到有一些地方的高度達到了數十米甚至上百米,他也從記憶中得知,那些地方要麼是廣場之類要麼是一些要緊的場所,往往那種地方都有標誌性的建築或者裝飾。
“三中站到了,請下車的乘客帶好隨身物品從後門下車……”
走下公交車,陳義目睹它載著其他乘客離去,站在三中校門口,他還有點意猶未盡,似乎一眨眼,這段路程就走完了。
再一轉身抬頭,他就看到了三中的大門,此時距離下午的課已經不到二十分鐘,校門口多的是老師學生進進出出。
值得一提的是,這杭州一號地下城的第三中學足有一千來號學生,而這樣的中學,在這座地下城中足足五個,甚至第一中學的學生人數達到了兩千人以上!
這一點都不誇張,要知道這座地下城可是生活著三十萬人左右。
幾十年前人類遷入地下城那段時期聯合政府還限制人口數量來著,畢竟當時資源有限,但最近十多年已經不限制人口的生育了。
如今資源依舊緊缺那是肯定的,但地下城的擴建,有了足夠的居住區域,加上蚯蚓的養殖技術達到了一定程度解決了基本的生存吃飯為題,而人類的建設和未來離不開各種人才,所以,人口的限制早已經不存在。
大概也就是陳義‘出生’那幾年吧,聯合政府不再限制人口增長了,年輕一代成長起來,這才有了這麼多學校和學生。
站在學校的大門口,陳義卻是並未第一時間踏足校門。
此時他的心情相當複雜。
又要再一次經歷學生時代了呢,而且還不是來混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