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闕前的公司倒閉,和李路才的調整經營策略有關。對於生意人來講,在商言商,無可厚非,只怪他沒有實力,雖然很生氣,他還能想得通。
但是,李路才甩開他,直接與他的客戶合作,這種行為大逆不道,他絕不可能容忍。
因此,他把自己人生中慘痛的失敗,記在了李路才的頭上,他必須報復,不管十年還是二十年。
鄭闕前回到C市,C市又同時冒出來一個貌美如花的張怡,這場好戲鑼鼓響起,角色粉墨登場。
鄭闕前十幾年後見到李路才,為什麼就和他冰釋前嫌?李路才的幸福生活還能維持多久?
要找答案還得從頭說起。
鄭闕前的公司資金鍊斷裂後,債臺高築,不得不關閉公司,跑到另一個城市躲債。
他先在一個朋友的印刷廠掛靠,做點小業務,賺點差價維持生活。
他的人生,落入谷底。
做了一年業務,賺了點錢,他就申請去了馬來西亞,透過行業內的朋友介紹,他來到吉隆坡,在一家華人開的印刷廠打工,做銷售業務。
他在國內做過外貿,英語還能對付,頭腦也比較靈活,他的業務做得還不錯。
經過幾年的打拼,他手上積累了一些電子行業的客戶資源。
有一家高爾夫球生產廠,全球產量排第一,其包裝盒的年採購量在800萬以上。
他盯著這塊肥肉盯了一年,終於吃到了嘴裡。
而關鍵起作用的人就是張怡,張怡是她的化名,她本名叫張鳳儀。
張怡是深圳人,父母很早就到深圳打工,後定居下來。
張怡在深圳長大,高中畢業後,就結識了一個在東莞開包裝印刷廠的**老闆,後成為其包養的小秘。
張怡相貌出眾,口齒伶俐,聰明能幹,深得**老闆歡心。
不久,她開始幫老闆管理內務,慢慢對這個行業熟悉起來。
行業內,她交往的人脈越來越廣,自己就開始做點業務,賺了一些私房錢。
**老闆在羅湖給她買了一套公寓,還給她辦理了往來**的特別通行證。
後來,她紅杏出牆,和幾個客戶發生關係,被老闆發現,從此一拍兩散,離開了那家包裝印刷廠。
她在包裝行業內穿梭,業務做得風生水起,她懂得男人的心思和女人的需求,逐漸成為這個行業小有名氣的交際花,上層大佬應酬,無她不成席。
幾年的打拼,她變成了一個畸形怪胎,一個無利不起早,不擇手段,毫無做人底線的美豔怪胎。
財富越積越多,心就越來越黑。
她有個馬來西亞的客戶,交往時間長了,對她有點意思,就請她去馬來西亞發展,這個客戶就是做高爾夫球廠家的採購部經理。
於是,她就穿梭在兩地之間,獲取暴利。
她和鄭闕前是在廣交會上認識的,他高大威猛,一表人才。她風情萬種,美豔如花,兩個人一見鍾情,臭味相投。
他倆是同行,但不是對手。
他們很快達成共識,攜手撈世界。
他成為她最得力的助手,也是日夜相伴的搭檔。
他們控制了高爾夫球盒的所有業務,在吉隆坡成立了一家貿易公司,他負責找廠家生產,她負責供貨和收款。
後來,馬來西亞生產成本太高,沒法做下去了,他們就在國內找廠家,在廣東找外貿公司出口。
再後來,國內成本也高了,他們的利潤越來越少,只能賺點辛苦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