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百良村的大部分村民,以前的生活,就都靠在叢林中採摘山貨維持。現在有了秦嵐給予的極為專業的養殖技術,他們開展山貨養殖行業,也是極其自然的事情。
在野村,則是負擔起了大部分田地的種植。而且還有各處種植的蔬菜要打理……
雖然在野村本來就有很多的青壯年,但負擔起了這麼多工,也讓在野村沒有足夠多的富餘人力。
少部分能夠閒下來的人,則全都被分配給了在在野村建立起的作物加工作坊。
不光是加工小麥,稻米等五穀。
各種豆製品的生產體系,也在那些少部分的人的引導之下,從零開始建設。
如果按照任務的繁重來看,在野村這部分建立作坊的村民,反而任務是最重的。
這麼看來,村莊是沒有能夠賦閒下來,抽調而出的人口了。
城內呢?
一共1200戶的人口。
大部分人都負擔著紡織產業的興盛。
在學習秦嵐城神經之後,無論是桑絲的出產,還是紡織品的質量,都更上一層樓。
養桑戶都捉摸著在這次出商之後的錢到賬後,擴大自身的產量……
紡織作坊也不用說。
羅生在貴香園,也專門的和秦嵐談過紡織作坊的發展計劃。
他也很有危機感,也有元城行業龍頭的緊迫感。
在元城各處都在蓬勃發展的情況下,羅生覺得,自己絕對不能落後。
所以制定了一副極其詳盡的發展計劃……
羅生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是一個合格的坊主。
羅生的發展計劃層層推進,邏輯分明。甚至連發展的時間脈絡和推導的結果,都被他加以推測,然後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答案。
雖然秦嵐也想要有削弱紡織業的心思。
但羅生這樣有能力。
秦嵐也不能真的親自動手,從這個已經形成了完整產業鏈的紡織行業去抽調人才……
削弱紡織行業的影響,只能從擴大其他行業的影響力進行。
既然已經有了紡織行業的底子。
秦嵐是想要在元城內先行發展其他的手工業,和製造業的。
這樣看來……
能夠被呼叫在建築方面的人手,實在是太少了。
秦嵐也只能無奈的回答蘇興德。
“能夠抽調的人手,大致只有一百個人。”
“一……一百個人?”
蘇興德瞪眼。
差不點直接暈倒過去。
我的老天。
一百個人?
“這一百個人,還都是在岸山城招攬的。”秦嵐有些無奈的道。
他也不想這樣啊!
可是他也沒辦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