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楓葉村的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秦嵐也放下心來。
不僅僅有張萬隆的管理之功,楓葉村的村民,也十分淳樸,有紀律性。
秦嵐也有些感嘆。
若干年後,楓葉村,或許會成為元城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意識一轉,便真正的離開楓葉村。
元城郊外的村莊,一共有三個。
分別是‘楓葉村’,‘在野村’,‘百良村’。
三個村莊,將元城附近的肥沃土地全部開墾乾淨,變成農田環繞元城。
秦嵐第二個來的村莊,便是‘在野村’。
一共有312戶的人家,村長是徐旺財,也是三個村子裡面,最大的一個。
“在野村的狀況,要比楓葉村稍微好一些啊。”
秦嵐檢視著在野村的狀態。
人口比楓葉村多不說,而且在野村的人口,多為青壯年。青壯年利用‘與靈通’的能力比老年人要強上不少,村子內的風氣,也更為活潑,所以在野村的糧食總體產量,要比楓葉村高上不少。
而且和基本上都是種植小麥的楓葉村不同,在野村種植的作物和蔬菜的種類,也比楓葉村更為豐富,有一半的農田,都被用來種植大豆。
村內一些比較富庶的人家,還有專門用來加工大豆的石磨,用來生產豆漿。
當然,這也是他們對大豆唯一的加工方式。或許在他們看來,大豆除了研磨成豆漿以外,就沒有其他的加工方式……
秦嵐也發現了,不光光是大豆,包括小麥,村民們加工的方法都極為原始。做成的‘麵粉’,不僅僅質量極為粗糙,而且其中蘊含著相當多的雜質。
但是在兩萬年前,秦嵐所在的龍騰國,亦或是其他一些工藝發達的國家,對於各種作物的加工方法,都已經相當成熟了。種子的質量,也要比如今他在元城見到的更高。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在兩萬年後的今天,加工的技藝非但沒有進步,反而倒退的飛快……
是因為這裡是木靈之地的原因嗎?
木靈之地,曾經是個荒蕪地帶,方圓萬里,沒有任何生命氣息存在。
這種荒蕪,甚至要比沙漠等人跡罕至的地方,還要更甚一籌。
大地乾裂,暴風席捲。可供生命生存的養分,全都被木靈之地極深處的木靈所吸收。
是木靈被取走的時間太久,導致遷徙到木靈之地的人類,和外界分割開了嗎?
這個說法也很難讓秦嵐苟同。畢竟在靈氣消失的今天,很難有什麼手段可以讓方圓萬里的木靈之地,完全和外面的世界分割開。
“想不通。”
秦嵐搖搖頭。
可供思考的因素太少,導致他再怎麼思索,都不會產生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