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村坐落於鹿鳴山東山腳,離鹿鳴書院的後山比較近,全村不過幾十戶人家,百來口人。村子雖然不大,但家家還算富足。
因有鹿鳴山的襯托,此地也算得上是個風光秀麗的寶地了,不過此時已進入冬,放眼看去皆是一片霧濛濛地,倒是像有幾分仙氣兒似的。
蘇彤裹著厚厚的襖子坐在堂屋與外婆、舅母聊天烤火,她還是第一次在冬天的時候來白芍村,這裡比四方城還要冷一些。
蘇彤多穿了件夾襖在裡面,顯得有些臃腫,不過她本來就長得瘦瘦小小的,穿起來一點兒也不難看,搭配臉上的嬰兒肥,反而更加可愛了,像她舅母剛剛用紅紙剪出來的福娃。
“彤姐姐,我烤紅薯給你吃吧。”
小表弟黃豆今年七歲,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滿屋亂竄沒個消停,這會兒不知從哪裡拿了兩個紅薯扔進了火盆,濺起一鼻子炭灰,笑嘻嘻地對蘇彤說。
“黃豆,你輕點放,灰都叫你撲稜出來了。”舅母伸手照著黃豆的小屁股就是一巴掌,黃豆早就習慣,一點兒都不在意,又丟了兩個紅薯進火盆,還叨唸著要給奶奶和他娘。
舅母罵了黃豆幾句,見他一溜煙又不知跑哪裡去了,只能對著蘇彤無奈地笑了笑,道:“他就是這皮猴兒性子,罵都罵不聽。”然後拿起燒火棍輕輕扒開炭灰,將紅薯都埋進底下。
蘇彤還沒烤過紅薯,覺得很有意思,就去外面撿了根樹枝學著舅母的樣子撥動炭火。
對於烤紅薯,舅母顯然很有經驗,算著時間將紅薯扒了出來,戳了兩下就知道熟沒熟。兩個小一點兒的已經熟了,大的那兩個還沒熟透又被埋回去了。
等稍微涼了一些,舅母掰開一個紅薯,一半遞給蘇彤,一半遞給楊老太,自己則朝著門外喊黃豆。
烤過的紅薯外表黑漆馬虎的,特別醜,拿的手也跟著變黑了。
不過只要一掰開,甜甜的香氣就迫不及待地鑽入鼻腔,橙紅橙紅的芯兒冒著絲絲熱氣,勾的肚子裡的饞蟲都躁動了。
咬一口,甜膩綿軟,叫人心情都跟著愉悅起來。
黃豆極愛吃烤紅薯,一聞到紅薯的味兒就鑽了出來,比他娘扯破了嗓子喊還好使。
“娘,二哥怎麼還沒回來?”黃豆自己吃飽了,還留了半個準備給在學堂的哥哥。
“快了,快了,你先把紅薯放進灶臺,一會兒你哥回來就能吃。”
蘇彤有四個舅舅一個姨母,姨母嫁到另一個村子,四個舅舅也已經分家,都各過各的小日子了,楊老太自然是跟著大兒子的,所以蘇彤每次來也都住在大舅舅家裡。
大舅舅沒有女兒,只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叫赤豆,跟著大舅在四方城做買賣,三五天才回一次家;二兒子叫綠豆,比蘇彤還小一歲,在村裡唯一的一所學堂上學;三兒子就是黃豆了,調皮搗蛋是把好手。
“娘,娘,”黃豆把紅薯放進灶臺溫著,一回廳堂又喊了起來,“我去接二哥好不好,我帶彤姐姐一起去,她還沒見過我們的學堂呢。”
不等他娘回答,又搖著蘇彤的手哀求道:“彤姐姐,我們一起去接二哥吧,去吧去吧。”
蘇彤怕冷,本不想去的,可經不住黃豆的撒嬌只好同意了,楊老太和楊舅母都是不愛拘束孩子的人,叮囑了幾句“小心路滑”之類的,就放他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