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反正也是閒著,她便想趁這個功夫多趕製些藥出來。
眼下,她手裡趕製的就是「金沙膏」。
金瘡藥的主要材料不外乎就是那幾種,但是若從買草藥開始,再到製作成「成藥」,這期間的成本太高了。
她既沒有合適的場地,也沒有那樣的時間和精力,所以,便乾脆從「惠民藥局」進購成品「原料」。
「惠民藥局」是朝廷的官方藥局,專制百姓需要的普通成藥,全國各地都有分號。
大多數藥鋪的基礎藥也都是從「惠民藥局」購入的。
文舒的「金沙膏」便也是在基礎的金瘡藥里加點金蓮液。
金蓮液的主要功效是快速修復傷口和瘡面,與金瘡藥的藥理不謀而合。
而加了金蓮液的「金瘡藥」除了在止血和癒合傷口方面有奇效外,還有兼具止痛的功效。
也就是說她制的「金沙膏」,不僅能快速止血,還能瞬間止痛,實在是居家旅行「必備良藥」。
至於為什麼不叫「散」,而要叫「膏」?
原本金瘡藥是散來著,但是因為加了金蓮夜進去,她再攪一攪,就變成了一「坨」膏了。
不過,文舒此舉也是誤打誤撞了。
整個大宋的
金瘡藥都是粉末,統稱為「散」,只有她的是膏體,真是獨此一份,也因此讓人印象深刻,成為了她的仿偽標籤。
加金蓮液的事,文舒不敢讓秦景陽插手,只讓他幫忙把從「惠民藥局」購入的「金瘡粉」分裝到每個小竹筒裡去。
到晚上,夜深人靜之時,她再偷偷加工,把金蓮液加進去。
秦景陽不知道啊,此時只覺她多此一舉。
這藥在大葫蘆裡裝的不是好好的麼,攜帶也方便,總比帶著一堆大大小小的竹筒的好吧。
心裡雖然吐槽了一萬句,面上卻不敢多說一句。
但是從此之後,他寧願在外頭趕車,也不想進來「偷閒了。」
就這樣,文舒白天趕路分裝「基礎藥」,晚上則給分裝藥進行「加工」,順帶再進山海界採取各種有用的藥草以及動植物。
話說,自動傳送功能開啟後,採藥是真方便啊,想去哪就去哪,想找什麼藥材就採什麼藥材。
抗百毒的耳鼠......
治黃疸的丹果......
飽腹的祝餘....
加力氣的懷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