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當孫策和七賢老在曲阿匯合時,他們已經掃除了所有劉繇在外的部曲。
這也要歸功於當初三位賢老瞞著其他總堂秘密商議的方略,即每位賢老多收三位夜帥。
六位夜帥中,三人為將領,三人為刺客,這樣無論是戰場對決還是擊殺要員,“傾漢”的實力都要遠遠強於其他夜鋒那種單一的刺客組織。
也正是這種雄厚的實力積攢,讓孫策勢如破竹,迅速踏平了劉繇的勢力。
此時劉繇站在城頭,望著下面的孫策軍,已經喪失了抵抗的慾望。
可是他的手下將領卻並非都如他一般。
曲阿城門忽然開啟,三員將領帶著兵馬一同出了城。
孫策放眼望去,有之前被他敗於橫江津的樊能、於麋,還有被他在當利口擊敗的張英。
“策兒,去吧。想必這便是劉繇那哀犬的最後一搏了。”張昭拍了拍孫策的肩膀。
孫策點點頭,帶馬前行。
周瑜等將正要跟上去,卻被張昭攔住了,“讓江東之眾,看看孫氏的虎威。”
張英看見只有孫策自己過來,瞬間怒火中燒,大叫一聲:“孫策小兒,欺我軍無人麼!”便帶馬迎了上去。
也不怪他如此氣惱,因為在外人看來,孫策確是有點瞧不起對方——他竟沒帶任何兵刃。
張英手中握緊長槍,在與孫策交馬相過之時,猛地刺向他心口。
孫策看準槍鋒來勢,閃身躲過,接著左手化拳為掌,十分迅速地向右一推槍桿,而後右手重拳一擊,正中張英喉結。這一下帶了雙方戰馬的速度,力道之猛竟將張英擊落馬下。
於糜趕忙驅馬上前,來到張英身邊仔細一看,才發現張英的頸骨已被擊斷,他的頭此時軟綿綿地歪向一邊。
於糜驚訝之餘也是十分憤怒,便將自己的大斧舞起,一夾馬腹,奔孫策而來。
孫策這時已經將馬停住,正端坐於馬上。見於糜一斧砍來,便雙腳脫鐙,跳下馬去。
於糜的大斧直接將孫策的戰馬砍翻,可與此同時,孫策一個箭步,已衝到於糜馬旁。
他一手抓住於糜的甲冑,一手抓住馬鞍,直接翻身坐在了於糜身後。
於糜心中暗叫不好,可是無奈戰斧太長,貼身反倒不便。
孫策卯足力氣,雙拳同時擊向於糜腰間。
一聲慘叫,於糜只覺眼前一黑,等再恢復知覺時,兵刃已然脫手,而自己正被孫策挾著向敵陣跑去。
他想要掙扎,可稍一用力,便覺得腰間灼痛,想必是肋骨已被打斷了。
樊能見狀,喊了聲:“鼠輩休走!”便趕緊追了上來,想要救下於糜。
可當他追到離孫策只有二十步遠時,孫策忽然回頭大喝一聲。
人是可以抗拒恐懼的,但戰馬卻無法違背本能。這一聲如猛虎一般,把戰馬驚得人立起來。
樊能猝不及防,被摔了下來。但這並不是最慘的,因為下一刻,逃命的戰馬馬蹄,正好踏到了他的腦袋。
一聲悶響,鮮血和腦漿四處飛濺,樊能就這麼被自己的戰馬“出賣”了。
孫策停住戰馬,將於糜扔了下去,才發現他也沒了呼吸。原來,由於孫策用力過猛,斷掉的肋骨刺進了於糜的肺部。
一瞬間的沉默,孫策軍中爆發出雷鳴般的喝彩聲,而城外的劉繇軍士兵則不知所措地呆立在原地。
見此情景,劉繇一屁股癱坐在了城頭。
良久,他緩緩起身,用無力的聲音說道:“傳令,開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