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徐安並不排斥!
“你說!”
“你是依據什麼來判斷雞肉價會漲的呢?哦,我們在做一個關於經濟學方面的課題!”
蘇宜問道。
另外兩個同學拿著手機在錄影片。
徐安雖然不懂經濟學,但他知無不言。
“沒有你們認為的那麼複雜,我大量屯雞,其實也和玩股票一樣,都存在賭徒心理!”
“而我的判斷來於半個月前的一條關於豬病的新聞,眾所周知,每隔一兩年就會出現這種動物病的大流行,許多養殖戶都頭痛不已,有的很快就會過去,有的會持續一段時間,然後被控制住。”
“但這次的不一樣!”
“豬病的流行一般都會隨著氣溫升高而擴大,你們查一下往期豬病就能看得出來,這類病情一般為夏季多發!”
“而現在已經邁入夏季,我國又為豬肉進口大國,非州和羅沙國都為最大的進口源,以今天的全球化發展,傳播也只是一兩天的事!”
幾個同學都聽得認真,有時候真理都是在不經意間獲得的!
而聽到了這裡,蘇宜表示要打斷,問道:“但你又是怎麼判斷只會是雞肉大漲呢?你覺得會漲到多少?”
“這很簡單!”
徐安說道:“從我們日常的飲食習慣就可以推匯出,除了豬肉,我們大多常吃的肉類為雞肉和魚,淡水魚類水產因為養殖投入較大週期較長,一旦開展就會很少轉行放棄,所以市場十分飽和,無論是什麼時候,淡水魚的價格浮動都是比較平穩的。”
“當豬病暴發,人們不敢再購買豬肉的時候,便會立即尋找蛋白質填補,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日常口感挑選,易烹飪味道又不太腥膳的雞肉就會成為首選。而其他鴨、羊、牛肉等,除了吃起來比較柴外,更主要的是腥膳的味道是許多人接受不了的,所以人們會下意識地拒絕,從而挑選雞肉。”
聽到這裡,蘇宜又忍不住問了:“可是雞的種類那麼多,你又是怎麼確定是土雞行情最好呢?我們剛從你家雞場路過!”
“還是那句話,日常飲食習慣和烹飪技術!”
徐安說道:“在豬肉供應充足的時候,人們想吃其他的肉,會第一時間就想到雞肉!而消費者大多對雞肉種類很陌生,在這個前提下,其實他們買什麼種類回去烹飪味道都是差不多的。所以購買的時候,會挑相對便宜的土雞!”
“至於會上漲到什麼價格……”
徐安假裝思考了一下:“我覺得批發價會是23~25塊之間,而市場上的價格,會賣到28到32塊!平時的批發價是20塊,市場上也是25左右。這樣的上輻區間,也只有大量養殖才有得掙!”
“之所以只漲幾塊錢,是因為養雞的週期比較短,枝術投入簡單,容易控制下來!所以想要掙到錢,必需是第一批,之後價格就會持續跌落回到正常的價格!”
同學們都不斷地點頭!
以他們對市場經濟的課題研究,自然也意識到雞價會漲,只是對於價格這塊,一直都是個難題。
而且半於其背後的原因,同學們想的也比較簡單,現在聽徐安一席話,仿若醍醐灌頂,矛塞頓開!
嘶~
蘇宜,還有同學們都倒吸一口涼氣!
之前他們想到的比較籠統,無論如何也也找不到背後的原因,可他們的課題就是要研究這些!
這次趁著五一出來散心,也是想貼近底層,看看能找到什麼有用的資料?
結果沒想到竟然還真讓他們碰上了。
“大哥哥,你是唯一一個把背後原因說得這麼通透的,之前我們問其他人的時候,他們要麼不認為雞價會漲,要麼就只是說豬病來了雞價漲,但不會漲太多,不宜養殖!”
蘇宜由衷說道:“而從剛才你的言論來看,我覺得你是唯一一個抓住這次機會的人,至於其他人,只不過是走苟屎運撞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