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仁縣,大同府產糧三縣之一。
設於洪武十六年,萬曆二年包磚,城周4裡72步,高3丈5尺。
相於北邊五十里外的雲岡堡,懷仁縣城足有它二十五倍之大。
與雲岡堡的純粹軍堡不同,懷仁縣是軍民混居的縣城,住有一萬多人。內駐知縣、守備並安東衛所等官,額定官軍663名,馬騾293匹,管轄火路墩19座。
愛新覺羅*薩哈廉貝勒,後金親王代善的第三子,這個方景楠完全無感也從未聽過的一個人,在朝廷眾官眼裡,卻是近十年與後金交戰中殺死的最高身份的大將。
姜建勳連升三級,成為大同鎮分守翼北道井坪路的參將,也是姜氏家族第四位將軍。
姜家沒有過河拆橋,寧傷與陳山河都是以衛指揮僉事的職級,被任命為守備官。
寧傷駐守懷仁縣城,陳山河駐守應州。
相較而言,應州身為州縣,比之懷仁縣城又要大上一倍,足有五十個雲岡堡那麼大。
秉著先易後難的原則,陳山河帶著兩個家丁去了應州城上任,這是轉遷時的常態,鄧琳就是帶著十幾個家丁去上任的。
只帶有兩個家丁過去,基本上可以預料,陳山河在應州城將會被層層約束,沒有太大作為。
但寧傷這邊,這位懷仁縣的守備官,卻是隨行一百多人上任。
除了孟鐵柱的甲隊留守雲岡堡外,方景楠把莽字營全都帶了過來,察特那些蒙人也全都換了漢人衣服,潛藏在人群裡。
陳有富讓那個被後金破了家的財主兒子崔布,帶著五六個夥計也跟著同行。
所有人都騎著戰馬。
擔心太過嚇人,只有寧傷的丙隊披甲,其它人都脫了甲冑,放在趙二的輜重車隊上。
但,這也絕對是一支氣勢雄壯無人敢惹的精銳部隊。
……
“都哪兒來的,下馬,簡明身份!”
就在懷仁城北門外,這個方景楠來過好些次的地方,眾人被一個守門的百戶官帶著幾十兵卒攔下。
寧傷拿出官印告身,總旗盧政接過遞給了這個百戶官道:“不知百戶官如何稱呼,這是咱們懷仁縣新任的守備大人,速速放行。”
“別扯這沒用的,驗明正身再說其它。”到有點公事公辦的味道。
這個守門百戶接過告身細細看了起來,很多軍戶都不識字,但作為百戶官,衛指揮僉事、懷仁縣守備等字眼還是熟知的。
驗明身份,這位百戶把告身雙手奉上道:“下官李天山,為坐堡官王德純轄下城北守衛一職。”
寧傷收回告身,輕喝一聲,“進城。”
一眾人一拎馬韁,便欲進城。
就在這時,這個李百戶卻是攔住方景楠等人責問道:“不知這位百戶是從哪來,可有行文令書。”
方景楠心下一笑,敢情碰到了個秉公執法的耿直之人,笑了笑道:“在下乃雲岡堡百戶把總方景楠,因出來匆忙,未能取得操守大人的軍務行令,還請李百戶通融一二,給予放行。”
“爾等身持武器,未有上官令書,不能放行。”李天山堅持道。
哈哈,這年頭竟還有種人,方景楠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覺得好玩。
寧傷哪知方景楠心中怎想,喝斥道:“我乃懷仁守備,現命令你放行。”
李天山道:“回稟大人,您還未入署堂,並不算正式上任,此令下官不得從之。”
寧傷臉上一怔,正欲發怒,方景楠打斷道:“寧傷不必如此,我們就在這等著,你進去入了署衙,傳了官印再下令讓他放行便是。”
“這……”寧傷怔道:“守備官還未上任便被下面一百戶刁難,傳了出去,以後怕是不好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