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武關上,方景楠孤坐城頭,遙望南邊太原府方向。
據牛有德打探回的訊息,後金兵已經在太原府劫掠兩百里,穿過寧武到達了更南邊的忻州,自五月初入寇開始,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月了,橫行無阻,沒人能擋其兵鋒。
在蒙古人古特吉他們的伺養下,那一百九十多匹戰馬已經不再拉稀,雖然仍然比較虛弱,但已能自行走動。
今天就是戰兵隊和火槍隊拉著輜重和戰馬回去的日子,孟鐵柱、趙大壯、趙二、鄭飛四人過來做臨別前的最後交流。
“老大,真的不留下一隊麼?”趙大壯瞥了一眼遠處的寧傷等人低聲問道。
方景楠明白他的意思,想了想道:“留下蠻虎和童猛保護我就行,那麼多好東西,你們不跟在路上保護我不放心。”
頓了頓,方景楠朝鄭飛吩咐道:“那個王承兌他們的鐵甲,你們火槍隊都換裝好了麼?這次若不是因為少了些鎧甲,那幾個倒黴的兄弟也不會受傷。”
在方景楠的隊伍裡,戰兵隊是備了三層鎧甲的,騎兵隊為了保持機動性,只披一件鐵甲,火槍隊和炮隊之前勉強只有一半人穿了棉甲,如今有了王承兌那些人的鐵甲補充,竟是做到了全員披甲。
在這種冷兵器時代,有甲和無甲的區別是致命的。
鄭飛應道:“都換好了,戰兵營那邊有些人的鐵甲有些損壞,也都換下來,讓我們帶回去修補了。”
“那行,那我就沒什麼交待的了,”方景楠朝孟鐵柱道:“奪回寧武關的訊息,你就按之前那個故事與鄧操守彙報,他再往上彙報時,想怎麼往自己臉上貼金都別管。這是應該給他的。”
孟鐵柱點頭表示明白,“剩下那些蒙古俘虜呢?”
“有那些人頭夠用了,這俘虜就丟在這邊關著再說吧。”
“行!”
該交待的都已說完,在孟鐵柱的率領下,一支滿載而歸的隊伍,領著幾百個老百姓,一百九十匹戰馬,從寧武關北門而出,直往三百里外的陳家村歸去。
這批人一走,寧武關內,便只剩下陳山河的一什騎兵,張傳宗的兩什騎兵,丁吉的炮隊,以及寧傷的三十多人悍卒。
閒著沒什麼事,方景楠下了城樓,去到之前那座兵營。不過無論方景楠走到哪,李蠻虎和童猛這兩個巨漢都跟在身邊,而且身上永遠都是穿著三層鎧甲,一點都不嫌累。
這是孟鐵柱臨走前對他倆下的死命令。方景楠覺得挺好,也就欣然接受。
兵營已經清洗過了,乾乾淨淨沒有一絲血跡。
“寧傷,麻煩把你兄弟叫下出來。”
方景楠找到寧傷,想看看這些人,之前趙二說他們不會比火槍隊的人差。
要知道,鄭飛那些人其中一部分是募兵,好吃好喝調養了許久身子,剩下二十人是從十七個村子兩千個青壯裡精挑細選出來的,身體素質在這個時代算是蠻不錯的了。
很快,這支小隊便在盧政毛衛兩個總旗的喝令下,排成了兩排整齊佇列。
方景楠默默地看著他們,而他們也默默地注視著方景楠。若是按莽字營規矩,排佇列時不管誰看你,都必需要昂首挺胸雙眼目視前方,東張西望是要挨軍棍的。
方景楠笑了笑,這群人身體素質都算還行,身子很瘦,但有肌肉,不像莽字營那些人身壯如牛。
“一頓吃幾碗飯?”
方景楠莫明其妙的問了一句。